•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泰州海陵:创建工作走深走实,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

来源: 编辑:汤晨洁 2025-07-25 18:14:30 查看数:0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各族干部群众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走深走实,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海陵这片沃土上绚丽绽放。

紧扣“社会治理”,画出最大“同心圆”。首创“三网融合”,将民族工作全面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网格、网信、网警高效联动,探索数字化赋能民族工作;加强与公安、政法等部门合作,实施“培训联盟”计划;高质量承办全市“民宗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题观摩研讨活动。在深化建设内涵方面,城中派出所在全国公安系统首创“石榴籽工作室”,通过调研座谈、综合培训、民族联谊等方式,拓展创建工作路径,和辖区中小学校联合发布社会实践、助学帮困等“十大共建服务项目”,以校园“石榴籽工作站”建设为载体,倾力打造平安校园“升级版”。在完善基层治理方面,通过“党建+协商议事”“党建+志愿服务”“党建+自治管理”,建立“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的民族工作模式。乡镇(街道)各有特色,如华港镇、城东街道邀请外来务工经商各民族同胞参加专题协商议事活动,使基层治理更“接地气”;城南街道通过“校社共建”机制,凝聚高校与社区合力,搭建各族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平台;城北街道组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参与社区治安巡逻、护绿环保、楼道自治,不断提升基层民族事务工作水平。

聚力“幸福教育”,推进“筑基”工程。聚焦顶层设计,强化价值引领,组建“民宗干部+教研室专家+学校老师”育人团队,成立“石榴红”少年宣讲团,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积极创设各族师生共学共乐的和谐环境。挖掘各学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元素,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连续15年举办民族团结主题夏令营活动,组织开展“壮族纽扣画”“新疆老酸奶”等特色活动,多所学校与民族地区学校一起开展跟岗交流、情牵书信、图书漂流、云端联学等活动,架起携手并进、砥砺前行的桥梁。突出人文关怀,协调外来流动人员子女就近入学。依托“益起来”青少年服务中心、社区“四点半课堂”“英语角”等平台,常态化开展课业辅导、普通话培训、英语口语交流等公益实践活动。多所学校组织开展“教师妈妈”结对交流,帮助外来流动人员子女尽快融入新的学习圈、生活圈。

围绕“共建共享”,增强归属感、凝聚力。搭建交流互动平台,成立“红石榴”篮球队、“红石榴”宣传团、民族舞蹈轻骑兵演出队等,建设拉面文化展示馆,打造“石榴花开”民族团结小剧场,将民族舞蹈培训纳入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夜校课程,以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按照“主体在区、延伸到镇、扩展至村、规范到点”的布局理念,在11个镇(街道)、11家派出所、6家学校建成“石榴籽驿站”。“民族团结一条街”串点成线,依托“石榴籽主题文化公园”“红石榴家园”等载体,定期举办“石榴籽讲堂”,推动土家族摆手舞等非遗融入民族节庆、趣味运动会、篮球联赛等活动,让各民族在“居学融乐”中增进“五个认同”。共绘同心和美画卷,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物典型”专栏,广泛宣传“中国好人”王亚男、“第十届江苏见义勇为新市民”艾合买提等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激励各族群众投身共建幸福海陵。

突出“双向奔赴”,促进各民族“三交”。构建民宗、公安、人社、高校、企业、人力资源公司等多方协作平台,与广西等地企业建立长期用工合作机制,吸引各族群众来海陵就业创业。主动承接西藏曲水县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来区内重点用工服务企业跟班学习,组织求职者进企探岗,以“1+4+N”工作模式推动“红石榴就业”。不断拓展服务载体,做精做细做优“大爱泰州”“思路话语”等公益品牌,连续8年组织开展“跨越万里心连心 民族团结一家亲”行动,远赴陕西、西藏、甘肃、新疆等地,为当地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和民政系统援建各类设施设备,总价值达460余万元。依托援疆精神纪念馆,讲好“对口支援民族团结故事”,不断提升公益影响,深化宣讲成效。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引导和支持开展“让灯照亮孩子上学路”“我在草原有匹小马驹”“石榴籽一家亲”“大爱泰州圆梦计划”“两地姐妹手拉手”“暖在海陵,冷冬不冷”等公益活动。首次在泰州市火车站举办“牢记嘱托做示范,聚焦‘铸牢’谱新篇”海陵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270多名新疆师生参加宣传月活动。

海陵区民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陵区今后将继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海陵经验”,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