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数”法护航 “据”力共赢 《江苏省数据条例》系列报道 ③|江苏公共资源交易AI大模型: 加“数”激活千亿级市场公平基因

来源: 编辑:我的泰州小编 2025-07-16 14:53:01 查看数:0

鼠标轻点,招标文件中的隐蔽条款被AI瞬间标红,并同步生成包含法规依据和建议的“修改方案”。江苏大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宗锋告别了熬夜核对的岁月,“以前多人复核多次校验还易出错,现在排查错敏词、一致性等隐形问题快而准,更破除交易壁垒,让招标回归‘竞争择优’本质。”他感叹道。

宗锋口中的“神器”,正是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依托海量数据资源打造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现有招标助手、智能问答、智能监管等多个应用场景。《江苏省数据条例》提出“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促进数据在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生活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面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资金密集、资源富集,招标人设置壁垒、投标人围标串标等顽疾,江苏以8TB交易数据、800余份政策法规和处罚案例为基石,用智能技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为阳光公平交易市场夯基垒台。

智能体上岗,7×24小时服务“无处不在”

在交易服务一线,传统服务模式常受限于时间和人力,市场主体政策咨询、流程困惑常遇“下班无门”窘境。江苏大模型聚焦主体信息库、评标专家库、药品采购等高频操作与政策,构建起专业可靠的公共资源交易知识体系。

这一“智能问答”服务体依托交易平台,提供全天候在线的政策咨询与问题解答服务。招标文件编制人员深夜遇到紧急难题、外地企业首次投标不熟流程、供应商对药品采购新规存疑……这些过去需等待工作日人工解答的问题,如今均能实时获得权威指引。交易服务从“工作日窗口”升级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贴身助手。

穿透文件迷雾,千亿招标源头扎紧公平篱笆

招标文件是交易起点,其条款设置的公平性直接决定竞争是否充分。以往人工审查依赖经验,对隐蔽性、专业性强的限制性条款识别难度大。江苏大模型融合语义理解、逻辑推理与多模态技术,构建智能审查体系,穿透文件迷雾。

模型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超级审查员”,逐字逐句解析招标文件中苛刻资质要求、指向性技术参数、倾向性评分细则等潜在壁垒,精准定位问题条款。更重要的是,它建立了事前审查机制,将问题拦截在招标发布前。今年以来,该模型已辅助完善招标文件超5000份,对应招标估算价高达1000亿元。

深挖行为轨迹,围串标“电子眼”全流程预警

围标串标行为隐蔽复杂,人工核查如同大海捞针。江苏将AI深度融入交易全链条,使其成为敏锐感知风险的“神经末梢”。

该模型对投标文件中的关键词、高频词等进行差异分析,一旦发现高度疑似围串标线索,即刻预警并推送至监管后台,形成“实时感知-快速研判-精准打击”的闭环。今年以来,依托该模型及建立的全流程留痕闭环管理机制,全省已协助纪检监察、行政监督部门等查实处罚围标串标企业92家,极大震慑了违法行为。

数据要素撬动,公平红利激活千亿市场

从智能服务到智能监管,江苏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小切口”,撬动了营商环境的“大改善”。经测算,依托智能化手段打破信息差、提升便利度、强化监管能力后,公共资源交易投标成本显著下降约30%,相当于为每百家投标企业节省超千万元级费用负担。

更为显著的是公平竞争环境的提升:民营企业中标率跃升至61.23%,中小微企业中标占比提升至53.52%。今年以来,江苏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实现国有资金节约或增值达441.92亿元,规模相当于南京地铁三条新线路的总投资。

“我们正从海量交易数据的‘富矿’中,提炼出规则公平的‘真金白银’。”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表示。在《江苏省数据条例》指引下,江苏以数据要素×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不仅显著提升了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性,更探索出一条以技术赋能治理、以数据驱动公平的新路径,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了可复制的江苏智慧。当海量数据被赋予智能,公共资源交易的基因正被重塑,阳光与公平成为市场最坚实的基石。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