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河苑东村“焕新记”
平坦的道路、规划有序的停车位、干净整洁的环境——这是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河苑东村如今的全新面貌。经过半年多的紧张施工,河苑东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于近日正式完工。这个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如今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居民面前,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居民的诸多问题,更通过“共商共建”模式,真正实现了“改到居民心里”的目标。如今,居民们的一张张笑脸,正是对这项民生工程最好的肯定。
河苑东村占地面积31069.43平方米,由于建筑年代久远,小区逐渐暴露出墙体老化、屋面漏水、违章搭建、停车混乱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该片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本次老旧小区改造进行了全面焕新升级:基础设施方面,小区统一了风貌,畅通了主次道路,整理了架空线缆,完善了雨污分流系统,并布点了智能垃圾箱;安全提升方面,重点整治了私搭乱建,翻新了老化建筑立面和楼道,完善了消防系统;小区治理方面,梳理了出入口,增设了治安监控和机动车停车位,安装了单元楼门禁;环境风貌方面,更新了店招,焕新了街面秩序,增加了文化宣传栏。“尤其是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问题,改造工程新建了8幢、17幢和泵站3处停车场,新增40多个停车位,并规划了非机动车充电区域。”戚墅堰街道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凯介绍。
居民韩英已经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她告诉记者:“以前小区灰扑扑的,楼道昏暗。现在外立面焕然一新,楼道也亮堂了,坐在家里不开灯都很明亮,大家心里都很高兴。”
值得一提的是,在观庄桥北侧13幢1层门口,一段高出地面约30厘米的水管长期阻碍雨水排放,给居民生活带来困扰。“这次改造重新铺设管道,并将排水设施进行一体化处理,汛期再也不用担心雨水倒灌进屋了。”居民潘柯夫说。
据了解,此次改造面临三大难点:一是各方诉求多元化,在有限空间内需兼顾停车、充电、活动等多重需求;二是建筑密度高,楼间距小,出入口少而窄,交通组织压力大;三是架空线缆杂乱,强弱电、路灯、通讯线形成“空中蜘蛛网”,施工安全要求高。
针对这些难点,街道前期进行了充分的实地勘察,并结合河苑社区上门统计的改造意见调查表,将居民的实际需求纳入设计方案。改造工程以“紧贴需求、补齐短板、突出亮点”为思路,全面提升小区品质。
改造中,街道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实现“共商共建”。街道对劳动东路、河苑路沿线的64处违规建筑进行了拆除整治,并对店招店牌进行了统一规划。商户在保证整体协调的基础上,可个性化定制店招内容和样式。街道还向商户发放了确认书,明确改造内容和效果图。
对于低保、低收入人群及孤寡老人,街道在改造期间免费提供维修服务。“我们将老旧小区改造的余温延续到‘戚彩安居’志愿活动中,接下来将为居民提供为期三天的灯泡、灯珠更换、厨房管道疏通、门窗除锈、局部涂料粉刷等免费服务。”周凯表示。
改造后的河苑东村,不仅解决了“面子”问题,更提升了“里子”品质。“11幢和17幢之间原来有个高度差,绊倒过不少老人,我自己也摔过好几次。现在全部填平了,走路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居民莫惠芳说,小区还新增了晾衣架等便民设施,进一步提升了生活便利性。
接下来,戚墅堰街道将继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老旧小区功能完善、空间挖潜和服务提升,推动更多老旧小区焕发新生,让“幸福家园”成为现实。
- 2025长三角市场监管有哪些“大动作”?一图get核心干货2025-07-13
- 【“苏超”引力波】买买买!足球经济“足够”精彩2025-07-13
- 【石榴花开结硕果 “苏”写援疆新篇章】传统牧歌有了现代“音符2025-07-13
- 【重大项目进行时】江苏:重大项目建设捷报频传2025-07-13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江苏:将作风建设成效切实转化2025-07-13
- 微史记|西夏陵申遗成功!这个神秘王朝在历史上为何能存续近200202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