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经典唱响泰州2025“百梅争艳”戏曲汇舞台
流传广泛的代表作、表演难度高的“骨子戏”,6月20日、21日晚,2025“百梅争艳”戏曲汇“梅花奖”精品剧目展演的舞台上迎来了“黄梅戏三绝”之《天仙配》和《罗帕记》,让泰州戏迷尽情享受经典黄梅戏之美。
两场演出均由黄梅戏名家、“白玉兰奖”得主吴琼领衔,安徽省马鞍山四季戏曲剧院演出。21日晚的《罗帕记》,还特邀“梅花奖”得主杨俊出演,在泰州为广大戏迷送上了她在舞台上的新角色“店姐”的首秀。
黄梅戏在全国各地受众广、戏迷多,其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在表演上,黄梅戏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作为流传度极高的代表作,《天仙配》鲜明地体现了这些特点,好听动人的绝美唱腔,深受大众喜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20日晚,当吴琼再次唱起这句几乎人人都会的唱词,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观众叶雨玲说:“这场戏很经典。我妈妈是个戏迷,我特地带她来看。现场观看的感觉不一样,很震撼很享受,我妈妈也看得特别高兴,一直跟着唱。”
《罗帕记》堪称黄梅戏的“活化石”,最早出现在明初的南戏中,因其超高难度也被称作黄梅戏中的“骨子戏”。该戏很多剧团都有演出,但版本不尽相同。尤其是随着时代发展,包括审美发生的变化,在人物设置方面、包括唱腔的选择方面都有所取舍。本场演出特邀出演“店姐”一角的“梅花奖”得主杨俊评价,吴琼版本的《罗帕计》极具创新性。她说:“吴琼是一个很有思想的演员,她对老戏老排并不感兴趣。我觉得吴琼在这个版本中更多地注入了女主的命运感,比较可看也可感。”
《罗帕记》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保留着很多原始表演形态,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保留了黄梅戏早期的表演与唱腔形态,“往日里回娘家”等唱段鲜明地体现出这一特点。当晚的演出,吴琼、杨俊不仅以扎实的表演和演唱功底托住了全剧,更在戏曲程式基础上,对人物的性格与内心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演绎,让古老戏本中的陈赛金和店姐活出了新的生命。观众“磊儿”说:“一饱耳福!到底是大家,真的不一样,差点没把我眼泪流干,感人肺腑!”
两场演出不仅吸引了众多本地戏迷,还有不少戏迷从上海、安徽、山东等地赶来捧场。为感谢戏迷的热情,20日晚吴琼返场献唱了《女驸马》选段,21日返场和杨俊一同献唱了《打猪草》选段,在夏日的泰州与大家共度了两个美好的黄梅戏之夜。
- 【活力中国调研行】传统产业“发新芽” 低碳转型“绿生金”2025-10-21
- 从“破壁融合”到“同频共振” 锡连共建画好南北协作“同心圆”2025-10-21
- 江苏南通:绿茵场外掀起“苏超”文化热2025-10-21
- 江苏盐城:“绿色账本”点绿成金 金融活水激活生态经济2025-10-21
- 泰州海陵:以“时时上心”让人民群众“事事放心”2025-10-21
- 活力中国调研行|1毫米的细丝就能吊起大象!江苏企业破解碳纤维202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