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巷,上央视了!
近日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
聚焦江苏泰州
“呦呦鹿鸣 通过化石和文物看麋鹿”
视频画面中
泰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世界上唯一一具基本完整的
新石器时代雄性麋鹿骨架
化石十分吸睛
这具古老的化石
正是出土于寺巷街道
走进市博物馆一楼展厅
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具雄性麋鹿骨骼
亚化石标本玻璃展柜中这头“麋鹿”
枝角完整、体大如牛长
约200厘米,肩宽100厘米
整体呈土红色,姿态十分灵动
像是下一秒就将奔跑起来
这具标本是如何被发现的?它和寺巷又有着怎样的渊源?
1976年的冬天,泰州南郊寺巷戚庄附近的一位村民在平地开挖向阳河时,碰到了一个硬邦邦的好似树根状的东西,往下挖,一个带角的鹿头骨架露了出来。村民们不知道这些骨架的来历,便将它们送到了市博物馆。
得知这一消息后,博物馆工作人员立刻联系了当时挖河的村民,并在向阳河工地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连同之前的鹿头骨,最终工作人员共挖出包括头骨、下颌骨、颈椎骨、肩胛骨、前肢骨、后肢骨、肋骨、胸骨、脊椎骨、尾骨等74块麋鹿骨,初步拼成了一具较为完整的麋鹿骨架。
后来,这些化石样本被送到上海自然博物馆,经专家鉴定,这头“麋鹿”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而且是世界上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具基本完整的雄性麋鹿骨架化石,比先前河北发现的雌性麋鹿骨架化石更大更完整。
泰州素有“麋鹿之乡”的美誉
这具麋鹿化石证明
麋鹿很早就活跃在泰州大地上
历史悠久的寺巷
留下了麋鹿的足迹
将它们古老的故事展现给世人
也让历史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 【勇挑大梁 实干争先】云龙湖实验室:向地球深处进军2025-07-03
- 【燃情“苏超”】数据说话 “苏超”到底有多火!超八成居民有观2025-07-03
- 微纪录片《淬心》第三集 | 留取丹心照汗青2025-07-03
- 锚定6000亿!江苏以数字贸易为引擎,全力领航服务贸易新赛道2025-07-03
- 许昆林专题调研长江经济带发展 久久为功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坚2025-07-03
- “数”法护航 “据”力共赢 系列报道 | 智能化转型破解行业困局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