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凤城观察 | 融入“大上海”,“小块头”也能唱响“大舞台”

来源: 编辑:汤晨洁 2025-05-30 18:59:04 查看数:0

5月22日,2025海陵(上海)产业投资说明会在上海成功举办。这场以“‘海’好有‘陵’ 携手共赢”为主题的盛会,不仅吸引了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家、投资人,更以12个产业项目的集中签约,让海陵这座“小城”在长三角一体化“大舞台”上绽放了独特魅力。区委书记、区长刘剑波在致辞中向上海各界发出诚挚邀请:“从黄浦江畔启程,至凤城河边泛舟,在长江潮涌中合奏‘双向奔赴’的时代强音!”这不仅是一句诗意的邀约,更是海陵在长三角经济版图中找准定位的生动写照。

有“绝活”才能“有戏”

图片

面积仅300余平方公里的海陵是名副其实的“小块头”,唯有练就一身“绝活”,才能在众星云集的发展舞台上惊艳亮相。海陵的“绝活”,就在于精准锚定产业定位,构建不可替代的产业优势——始终坚持“制造业+服务业”双轮驱动,致力打造“1+2+3”现代产业体系,新能源产业加速崛起,“光储充”全产业链生态蓄势腾飞;智慧家电产业根深叶茂,供应链本土化率达70%以上;汽车零部件产业实力强劲,“车件之乡”、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全国闻名。三六零(泰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揭牌,更是开启了“两业融合”“两化融合”新征程。海陵的产业逻辑很清晰,不做“大而全”的重复建设,而是聚焦细分领域,打造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正是这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布局,才能让海陵在长三角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协同共舞,不唱“独角戏”

图片

发展从来不是自我陶醉的“独角戏”,海陵深知其中的道理。作为泰州的主城区,海陵始终以“双向奔赴”的姿态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通过“接轨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的战略,实现资源互补与双向赋能。此次投资说明会上,现场签约12个产业项目,涵盖智慧家电、智能家居、AI数字化信息硬件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为区域协同发展写下生动注脚。活动当天,同步举办绿色出行恳谈会、农文旅产业发展恳谈会、城市更新产业发展恳谈会,全力促进海陵与沪上企业在相应领域的深度合作。而此前,在上海设立离岸创新中心,为企业和人才提供“零距离”“零时差”服务,更是打通了技术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匠心独运,打造“样板戏”

如果说“绝活”是“入场券”,“协同”是“扩音器”,那么,匠心就是保持舞台长青的密码。营商环境政策6.0版迭代,为企业干事创业提供最强保障,80亿元产业基金,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护航,全省率先试行“以函代证、函证并行”,“五证齐发”“拿地即开工”……一系列举措无不彰显了海陵对长期主义的坚守,“到海陵、肯定行、一定赢”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刻在每个海陵人骨子里的服务基因。这种匠心还体现在文旅融合——以“水城慢生活”对接上海“一小时生活圈”,用早茶、曲艺、城河等文化符号吸引都市人群,既呵护本土文化基因,又将“双水绕城”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文旅经济增量。你方唱罢我登场,争奇斗艳的舞台上,唯有以匠心打造精品“样板戏”,方能从“有戏”迈向“长青”。

图片

城市发展的舞台大小,不在于地理空间是否广袤,而在于发展理念的高度和产业布局的精度是否契合。当“绝活”成为立命之本,“协同”成为破局之钥,“匠心”成为发展之基,拥有更多“打开方式”的“小块头”也能唱响“大舞台”,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大放异彩。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