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靖江:高技术船舶产业驶向“深蓝海”

来源: 编辑:钱宇璇 2025-05-24 19:02:35 查看数:0

在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与贸易格局重构的背景下,江苏靖江依托高技术船舶产业优势,正加速从“规模领先”向“技术领航”跨越。2025年1至4月,靖江造船业手持订单量达390艘、4362.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全年预计交付87艘、804.8万载重吨,合同金额增幅达11.1%。这组数据背后,是靖江船舶产业以创新为核、以绿色为帆,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生态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实践。

船企发展攀“高”逐“绿”

在新时代造船码头,50000吨Ⅱ类化学品船生产线一片繁忙。作为全球船舶建造领域的“单项冠军”,新时代造船手持订单中绿色船舶占比超60%。“第4艘化学品船已进坞合拢,全年计划交付30艘高技术船舶。”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新能源船舶智造项目智能化分段车间建设进度已过半,投产后将有效助力生产效率提升30%。扬子江船业同样交出亮眼成绩单:4月,为地中海航运建造的LNG双燃料16000TEU集装箱船交付离厂,企业还在加快与国外船东洽谈20余艘超大型VLEC船订单,投资建设的扬子泓远绿色高技术清洁能源船舶制造基地,正按智能化工厂标准推进,未来将打造世界级LNG船建造示范区。

▲新时代造船21万吨双燃料散货轮出坞现场。盛义摄

瞄准高端船型制造攀“高”逐“绿”,是靖江做大做强高技术船舶产业的重点方向。靖江市工信局局长杜正宇介绍,靖江船企正以先进的技术水平和建造效率,实现竞争力的显著提升,这也是靖江船企未来的“制胜法宝”。近年来,靖江市骨干船企持续聚焦绿色产品研发,瞄准大型LNG/LPG运输船、双燃料动力船等高端领域,加大LNG、甲醇、氨等动力技术研发,打造出多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绿色船型。新时代造船手持订单中超半数为LNG双燃料动力船,接单量居全国单体造船厂首位,扬子江船业则拥有全系列气体船型技术储备且订单货值可观,两家龙头企业正积极建设绿色船舶建造项目,预计2030年全市绿色船舶订单占比超80%。

“链式创新”驱动技术突破

靖江船舶产业的崛起,得益于“链式创新”驱动的协同突破。亚星锚链凭借自主创新,实现300米以上水深浮式平台系泊系统国产化替代,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多凯柴油机通过德国曼恩技术授权,研发远洋船舶低速机,首台主机将于5月下线;新扬子造船与大津重工联合开发的LNG燃料舱智能喷涂系统,使涂装效率提升40%,单舱建造周期大幅缩短。

在这样“链式创新”的驱动背景下,跨企业、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模式,不仅催生出更多“单项冠军”,更构建起从核心配套设备到整体解决方案的完整产业闭环。目前,靖江市共有20家规模以上造船配套企业,全市面上已形成涵盖动力系统、导航系统、环保装置、智能船用设备的全链条配套体系,国产化配套率突破65%,各配套企业在细分领域不断突破创新,为船舶产业注入强劲动力,加速推动靖江市船舶产业向全球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创新高地跃升。

全周期政策服务筑牢产业根基

错位发展、强化配套、拉长链条,靖江船舶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规模大幅提升与政策环境等要素密不可分。

“当前正是新船接单建造的黄金时期,工信局将积极帮助船企抢市场、抢订单、抢生产,快交船、多交船,加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全周期政策服务护航船企高质量发展。”靖江市工信局局长杜正宇介绍,将积极落实好相关政策和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鼓励船舶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组建船企发展服务小分队,优化企业服务,加强资源要素协调保障,实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日前,靖江市“千帆靖发”揭榜挂帅企业技术需求征集清单发布,首批征集榜单中高技术船舶发展需求占比近10%,这些经重点梳理的船企核心技术难题,将集全球智慧攻克技术难关。“靖江是全国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民营造船基地,也是‘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集群’的核心支点。”靖江市科技局局长赵小华表示,科技部门将加快培育高端研发载体,依托研发机构、高校院所、骨干企业加快引进一批“船用”高端人才,同时积极搭建产业链紧密载体,发挥高技术船舶产业链服务团作用,定期组织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活动,为靖江加快形成“双核驱动、全链协同”的千亿级产业集群筑牢“科技”硬核支撑。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