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新产业新业态“乡”约激活发展红利
近年来,泰兴市充分挖掘生态农业、乡村文化多元功能和独特价值,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创新供给农业体验路线、红色文化游览等乡村文旅产品和服务,发展乡村研学、文化体验、文物展览等新产业、新业态。通过创意赋能等方式,推动闲置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特色产品、服务与业态,将乡村存量转变为经济增量。
“五一”假期,泰兴市各地持续创新拓展乡村文旅消费场景,陆续开展文化和旅游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的出游选择。分界镇滕兴村借助“甜豌豆之乡”的资源优势,联合专业研学机构开发农事采摘、自然体验等户外课程线路,不少萌娃跟着家长,深入到田间地头,实地感受农业的独特魅力。“我跟家人一起摘豌豆,还品尝了,甜津津的。这里可以尽情地奔跑、玩耍,让人感觉身心愉悦。”学生蔡婧苒说。
融合农业实践与教育创新,泰兴市积极引导各专业机构与特色田园乡村深度融合,共同开发打造特色精品线路,大力推进“农业+”新业态,因地制宜融合文化、教育等元素,探索发展亲子经济、研学经济等新模式。“全市一共梳理了18个点位,按照四季节气、特色农产品、红色文化等策划了不同的研学主题,全年约有一万名学生参与,每周都会举办两三次研学课程,通过农耕体验、自然教育等,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乡村振兴新变化。”户外研学机构工作人员李一航介绍。
立足乡村多元资源要素禀赋,泰兴市各乡村依托“创新”打破业态模式。这几天,宣堡镇梅埝村的宣泰战斗纪念馆吸引了不少青年游客前来打卡参观。场馆原先的功能只有历史文物陈列展示,为吸引更多游客,梅埝村引导村委会工作人员、村民志愿者积极参加红色历史知识培训,转型成为场馆讲解员,随时随地、人人能讲,让外地游客从本地人口中了解本地文化故事,重塑“苏中七战七捷-首战宣泰”的独特红色文化记忆。今年以来,梅埝村接待游客累计超2万人,给乡村带来了人气。
泰兴市积极推进三次产业融合,持续开展休闲农业推介,加快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全市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超17亿元,乡村旅游过夜游客稳步增长。
- “农文商旅体”融合发力,火热“五一”注脚“活力中国”2025-05-06
- 【地评线】紫金e评:从“流量高峰”到“品质出行”,折射流动中2025-05-06
- 【地评线】荔枝网评:“新业态+新玩法”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2025-05-06
- 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中国何以有底气?2025-05-06
- 泰州海陵:这些身影,以坚守诠释劳动之美2025-05-06
- 江苏泰州:以青春之名 赴奋斗之约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