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江苏扬州:新时代“鱼米之乡”在蝶变

来源: 编辑:钱宇璇 2025-04-30 14:50:01 查看数:0

来到田野赏美景,走进庄台感受烟火气,在村口咖啡店喝一杯咖啡……近来,扬州乡村游热度不减,很多村庄从传统印象中的“灰头土脸”,变成了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干净整洁、美丽宜居,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乡村最朴素的向往和追求。近年来,针对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的脏乱差问题,我市不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持续改善村容村貌,特别是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推进会召开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照“一个月整治重点区域、三个月面上纵深推进、长久管护农村环境”的时间表、路线图,扎实开展问题整改,推动新时代“鱼米之乡”人居环境长治久洁。

“环境美”到“生活美”,乡村处处“白富美”

绿树掩映下的村落,平坦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走进仪征市刘集镇白羊村,随处可见一幅幅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环境改善的“绣花功夫”体现在细节之处。白羊村友好组有个“美丽庭院”,偌大的院子里,9米多长的廊台一尘不染,家前屋后干净整洁。庭院主人高明信、秦圣兰老两口都已80多岁,身体硬朗,耳聪目明。每天早起打扫卫生、打理菜地花圃,是他们晚年生活的一大乐趣。被村集体评为“美丽庭院”,老两口自豪地逢人就炫耀,“门前小菜园、屋后小花园,里里外外干净整洁才是我们热爱的家园。”

“爱干净是自家的事,更是大家的事,做得好还能获得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村民邱德云每天都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最近又被村里记录获得20积分,他乐滋滋地去“积分超市’兑换了一瓶洗洁精和一把扫帚。

“生活在这里几十年,村容村貌年年变,现在到处干干净净的,比以前更美观,晚上还可以在健身步道上散步。”白羊村工农组村民林永保一提到村庄环境的新变化,就有说不完的话。

白羊村村民对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更具颜值更有品质的新时代鱼米之乡有着最真切的感受和体验。

白羊村“环境美”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村党总支书记郭俊介绍,早在2020年,村里就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建章立制,与全体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组建网格员、保洁员队伍,推动村庄“大环境”有人管;通过“星级文明户评比”,防止环境整治“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尴尬;创立“文明积分兑换超市”,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美丽家园共建共享的积极性。

正是基于常态化保持长治久洁,白羊村这几年先后被评为省、市级“标兵文明村”“绿化示范村”和“美丽乡村”。

“一处美”到“全域美”,和美乡村建设正当时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承载着增进农民福祉的深切期待。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推进会召开以来,全市上下迅速行动,扎实开展问题整改,推动农村长治久洁,形成了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

仪征通过建立“三监督一运用”(部门行政监督、纪委执法监督、新闻舆论监督,考核结果运用)机制,推动环境整治加压加劲;邗江组建90后青年干部“实践先锋队”,选派40名挂职干部下沉网格一线,开展“问题随手拍”专项行动;高邮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宣传、倡议、激励等形式,动员村民4200人次参与环境整治;宝应建立“345”工作机制(明确“三个阶段”、提出“四个要求”、聚焦“五个方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江都成立城乡环境整治提升指挥部,落实“周总结、月调度、季观摩”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实施“八大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广陵动员机关干部带头参与环境整治,组织机关部门与村结对,每周至少到村半日开展环境提升行动,实现责任全覆盖;扬州经开区建立“全过程即时评估”体系,提升“攻坚月”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成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短期攻坚”向“长效治理”跃升;生态科技新城每周联合宣传部门使用无人机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拍摄,将发现问题制作成曝光短片,定期在党政联席会上播放;景区实施“三清单、两图”(整改清单、责任清单、进展清单和整改前后对比图)监管模式,对上级交办、部门巡查、属地自查等发现的问题,定期联合会商、动态更新、限时销号。

市级领导干部“四不两直”挂钩指导,有关部委办局联合向市级机关全体人员发出带头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倡议书》,各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聚焦“一部四沿五旁”等重点部位开展“六乱”问题专项整治。

清理废弃垃圾、拆除残垣断壁、整治房前屋后、规整美丽庭院、打造示范典型……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各地各部门围绕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扎实开展问题整改,推动农村长治久洁,着力勾画更具颜值更有品质的新时代鱼米之乡诗意栖居图。

“有颜值”到“有品质”,环境整治不停歇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关乎基层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扬州要结合实际,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停歇,加快建成更具颜值更有品质的新时代鱼米之乡。”有关人士指出,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乡村虽然山清水秀,但人居环境差,既影响经济发展,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推进会召开以来,有关方面通过实地调查、无人机飞检,共发现并交办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228条,经过半个多月集中攻坚,目前已有225条问题基本整改完成。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坚持长治久洁,必须常态化开展排查暗访,建立问题清单,从严从实抓整改,防止反弹回潮。”扬州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上下正齐心协力,动真碰硬,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拉网式”排查、“清单式”整治、“全天候”巡查,强力推进主城区周边乡镇、主干道交通沿线、区域交界处、农村公共空间等环境整治,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将通过建章立制,建设、管理、运营并重,持续健全‘五有’(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巡查)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坚持‘清’字当头,全面清理各类垃圾;‘整’字发力,集中整治乱象顽疾;‘带’字引领,打造整治示范典型;‘宣’字为要,营造浓厚整治氛围;‘细’字托底,强化户厕摸排整改。”上述负责人表示。

推动农村长治久洁,坚持群众主体、共建共享是关键。仪征市刘集镇农环办副主任董海燕表示,美好的环境、美丽的家园,归根到底是为了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村民既是建设者也是受益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停歇,要把“政府想做的”和“农民想做的”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认可度、参与度。要持续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实现道路整洁、庭院干净、河清水洁、村美人和的目标,充分展现新时代鱼米之乡的田园风光,持续擦亮美丽扬州的底色。

记者 周晗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