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海陵-福马,“央地合作”的生动实践

来源: 编辑:汤晨洁 2025-04-29 20:20:22 查看数:0

风起海陵,潮涌京华。锚定“冲击‘千亿主城’,打造‘幸福标杆’奋斗目标,从上海到北京,海陵坚定向“新”而行,再次叩响创新之门、迈上融合之路。聚焦高端养老、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开启一段跨越南北的产创融合行动。海陵区融媒体中心将追踪这场“北上问策”,看海陵如何以实干为笔,描绘幸福标杆的实景画卷。

作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林海集团走过了69年风雨路。从一个由手工业作坊组成的地方小型企业,发展成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大型企业集团,如今的林海,已成为泰州企业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2022年6月,林海集团的母公司中国福马集团总部落户海陵,成为全省首家落户的外迁央企二级总部,也为海陵“总部+楼宇”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写下生动注脚。

缘起:本土企业的崛起

图片

在海陵,乃至泰州的工业经济版图上,林海集团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1956年,公私合营的泰州铁工厂成立,1958年更名为泰州通用机械厂,1960年,国家林业部选定该厂生产林业机械,改名为林业部泰州林业机械厂,为林业部直属厂。这便是林海集团的前身

图片

1994年,经中国林业机械总公司同意、江苏省体改委批准,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正式组建。多年来,作为国机集团装备制造的骨干企业,林海集团主导产品质量水平国内领先,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海外。2011年,林海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先后荣获“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机械行业百强企业”等称号。

进入21世纪以来,规模日益壮大的林海与很多国企一样,也面临着“大船调头”的问题。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企业建立了“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的全新经营机制,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三大板块得到显著提升。这家本土老牌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国内外日趋激烈的竞争浪潮中站稳了脚跟,也为中国福马集团总部落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牵手:总部经济下的共赢

图片

对海陵而言,牵手中国福马集团不仅是一段天赐良缘,也是海陵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天赐良机。

“牵手”的背后,是海陵“海海放心,包‘陵’满意”的决心。在获悉福马集团总部迁址即将启动后,海陵区项目招引服务团队先后6次与福马集团高层沟通洽谈,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高效优质的服务深深打动了福马集团和国机集团,贏得了集团高层的赞赏。2022年6月26日,中国福马集团总部经济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海陵。

图片

中国福马总部迁入后,海陵区与其迅速展开深度合作。2023年2月,海陵区委常委会第70次(扩大)会议直接开进中国福马集团总部,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兑现相关政策,并发布《海陵区推动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十条措施》,全力推动海陵总部经济发展。

对于中国福马来说,落户海陵,靠前指挥,可以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同时,集团内部资源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放大,在泰企业的业务布局更加清晰,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自2022年以来,林海为泰州市累计创造产值65.9亿元,其中为海陵区累计创造产值45.25亿元。

共进: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图片

落户海陵以来,中国福马坚持“锻造国机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加大研发力度,加快“智改数转”,推进资源整合与布局优化,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做强做优农林机械和特种车辆装备制造产业。先后实施了林海集团“20万台特种车车架产能提升”项目、林海股份“高速插秧机产能提升”和“新型农业采收机械”等投资项目。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027.2万元,同比增长44.64%。

图片

当前,泰州正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进一步巩固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势,着力构建以“大海新晨”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相信,伴随林海农林机械和特种车辆业务的发展壮大,必将不断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进一步走进泰州,扎根海陵。未来,双方有望在装备制造转型升级、扩大央地合作规模、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