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州是谁?
王艮
和他的泰州学派
胡瑗读书月开启了
我们刚刚去过安定书院
向理学大师胡瑗致敬
这个周末
来崇儒祠吧
看最深的哲学
如何在人间烟火中返青
听童真的乐学歌
如何在书声琅琅中开花
千百年来
唯一以地方命名的儒学学派
只有泰州学派
而它的创始人是——王艮
人称王泰州
如今
他的名字
和“百姓日用即道”哲学思想
依旧流衍于世
四月的泰州
浸润在柳絮与槐香里
踩着石板路的倒影
走进崇儒祠
崇儒祠,祀王艮
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
后经多次修葺、扩建
至今仍庄严寂静地
立于古光孝律寺旁
儒释相映生辉
现存的崇儒祠
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泰式民居
共四进
被辟为泰州学派纪念馆
馆名为当代哲学家侯外庐先生
亲笔所题
崇儒祠的砖墙
洇着斑驳苔痕
屋内梁上"启蒙先驱"四个大字
却依然如盐晶般铮亮
第一个院落东侧
放置了几块煮盐工具
上面的斑斑铁锈
依稀缠绕着
这位布衣圣贤的体温
五百年前
盐丁出身的王艮
放下父辈煮盐的铁勺
用布满盐霜的手掌捧起了书本
析出了比盐粒更璀璨的思想结晶——
泰州学派
江南士林惊呼
泰州盐灶竟能煮出圣学
院落墙上的挂像
泛着盐霜般的银光
汤显祖、李贽、徐光启等
"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
映入眼帘
还有众多不曾头戴儒冠的门徒
告诉我们
真理不需要金丝楠木的供案
市井里的人间烟火
才是最好的熏香
踏入第三进乐学堂
崛起真儒的牌匾下
王艮讲道的浮雕壁画
栩栩如生
展柜里一份份手稿
墨迹洇开
如少年王艮在灶火旁翻烂的《孝经》——
他将圣贤书卷
浸入咸苦的汗水
竟熬出一锅照亮平民的月光
先觉堂前的广玉兰
正在褪去陈年旧叶
新绿与青砖的褶皱
在岁月的光阴里
生长氤氲
树叶斑驳间
依稀传来
当年王艮讲学的声音
樵夫与进士同席
盐丁与举人辩理
阶前木屐与官靴交错如琴键
敲击出中国思想史上
最清越的变奏
西侧庭院自成天地
立着王艮铜像与《乐学歌》石刻
翠竹摇曳间
阳光被筛成了细碎的盐粒
轻轻撒在他的青铜塑像上
把王艮的名字
淬炼得愈发透亮
暮春的穿堂风
掀动檐下的中国结
恍惚送来"乐学歌"的吟唱
让那句"天下之学,莫非百姓日用"
愈发清晰可闻~
这个周末
当梧桐絮落成雪
来泰州坐坐吧
在崇儒祠门前的
石鼓墩上温一壶月光
等王艮的木轮车
从明朝的巷口
缓缓驶入
你我的眉心
- 泰州:江海共潮母亲城 军民共庆海军魂——“战舰回家乡”军地共2025-04-25
- 泰州大众读写,从兴起到走红!2025-04-25
- 市委季度工作会议召开2025-04-25
- 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2025-04-25
- 视觉姜堰 | 光影交响曲奏响姜城夜未央2025-04-25
- 寺巷这个团,最近火了!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