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有呼必应”解锁养老幸福密码
“味道什么的都好,价格也便宜,主要是离家近啊,太方便了。”每天中午11点,泰州市海陵区城中街道文昌社区的助餐点都会迎来不少“老年粉丝”,新世纪花园小区居民陈德胜就是其中一位。
买菜做饭是不少行动不便老年人的烦心事,也成了不少家庭的苦恼事。为帮助辖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切实解决“吃饭”难题,泰州市海陵区出台文件,主推“社会餐饮企业市场化运营”“中心厨房+社区配送”两种助餐模式,与11家餐饮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推动老年助餐服务从“保基本”向“优品质”转变。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运营助餐点29家。
海陵积极探索解决老人养老问题,全面聚焦老年群体需求,致力打造“1+1+2+N”养老服务监管体系,探索优化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新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暖心服务,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养老服务智慧化 派单更精准
走进海陵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大屏幕上数据动态展示,工作人员正围绕老人需求响应、养老服务质量监管等工作有序忙碌着。
“这个智慧养老监督管理平台是全区养老服务监管系统中枢,能够实时监督养老机构、居家上门服务等,进一步优化整合养老资源、有效对接养老需求,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运营负责人陆红霞介绍。
“您好,民政局养老服务热线,有什么可以帮您?”
“你好,可以请你们安排人上门做身体护理吗?”
“好的,这边帮您联系好了。”
……
老年人家庭可拨打养老服务热线0523-86912349,咨询养老服务内容、预约养老服务项目。
线上,海陵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实时派单,就近安排养老组织上门服务,对服务内容进行技术筛查、电话回访。线下,中心安排工作人员对开展的服务内容、满意率进行上门核查,构建海陵养老服务监管“智慧网”。
来到老人陈龙扣家,助老员王巧珍正在为老人洗脚、按摩,陪老人聊天、唠家常。“每次服务有一个多小时,很周到,我们都很满意。”陈龙扣家人陈登林说。
“家门口”的照料护理,守护老人们的“幸福享老”。值得一提的是,海陵区在全市首创居家上门服务内容、考核细则两项清单,提供“政府补贴+老人自费”增值项目,将80周岁以上普惠对象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项目从原有的4项拓展至5大项17小项,提高服务需求和供给的适配性,确保服务质量有保障。
数据显示,海陵区共有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12.9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6.3%,其中80周岁以上老人近2万人。为了更好地服务老人,海陵区每年安排多场培训,邀请护理学和心理学相关老师开展培训,让助老员在上门时,给老年人尽可能多的贴心服务。“去年以来,海陵区引进2家知名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组织,划片区服务,形成良性竞争模式,有助于提升上门服务质量。”区民政局副局长龚晨介绍。
海陵区着力打造“1+1+2+N”养老服务监管数字化矩阵,构建形成老年人口库、智慧养老监督管理平台,强化横向管理、纵向联动两大功能,搭建“福海乐养”微信小程序、家庭养老床位、养老生活体验馆、老年直播间等N个应用场景,致力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智慧监管全流程的发展目标。
目前,全区60周岁以上特困低保对象、80周岁以上老年人、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基础信息均已录入智慧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在线即可阅览全区老年人基础信息和服务资源点位分布、设施图片、服务范围等,全流程监管已初步成型。
志愿服务零距离 关爱送上门
“阿姨,像这样,用胶枪打上胶,再把玩偶粘上去,就做好啦!”
“好好好,蛮漂亮的!”
在苏陈镇双岸社区互助养老睦邻点的活动室里,锦欣福星康养集团的志愿者正带着老人们开展手套DIY活动。现场,老人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将色彩各异的饰品、小贴布装饰到手套上,不一会儿,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温暖牌”手套就制作完成了。
活动室旁边,有一间理发室,75岁的理发师刘桂元正在为居民免费理发。从业近六十年的他,经常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自从社区建了一间理发室,刘师傅每半个月就来一趟。“现在有了固定的地方,环境也蛮好的,有镜子、椅子、桌子,我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刘桂元说。
据了解,双岸社区人口近390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就有近1200人。今年,社区对原有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改造,不仅硬件设施提档升级,还联合泰州第四人民医院、苏陈镇中心卫生院等机构,开展健康义诊、健康讲座等医疗服务。“睦邻点运营以来,我们招募了一批有爱心、责任心强的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志愿服务,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后期我们还将发放助餐配餐爱心卡,对助浴室进行适老化改造,打造标准化的睦邻点运营模式。”双岸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爱军说。
与此同时,海陵区活跃着一支180余人的助老员队伍,他们走街串巷,全年为2万多名高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理发、修脚、保洁等工作样样拿手。他们针对不同家庭情况老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点单”服务,深受当地老人欢迎。
此外,该区分类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探访关爱服务,每周关爱探访率达100%。
社区服务多元化 养老不离村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在京泰路街道双墩社区互助养老睦邻点的图书阅览室里,社区居民秦东保正在给居民们讲述党的历史。今年78岁的秦东保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社区的退休老干部,自从有了图书阅览室,热心的他也有了发挥余热的平台。“我是一名老党员,我觉得让老百姓了解我们党的历史很重要,今后,我要一如既往地带领大家开展读书活动。”
“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多!”
“行,我给你数着!”
在康复健身室里,健身器材区最受欢迎,别看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玩起来也是胜负欲满满,别提多精神了。
双墩社区常住人口3063人,其中60周岁以上人口约925人,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年居民,双墩社区对居家养老服务站进行了改造提升,日间照料室、图书阅览室、康复健身室、精神关爱室、助餐就餐室以及老年活动室,一应俱全。午饭后,老人们在这里打牌、健身、跳舞……社区的养老服务让民生温度变得触手可及。
目前,睦邻点又新增了理发室和助浴室。“接下来,我们将引进第三方机构来运行,除为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理发、助浴服务,还将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展更多的助老服务,让社区老年人可以足不出社区,享受多种养老服务,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过得更舒心、更开心。”双墩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缪宝才说。
2024年以来,海陵区通过整合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闲置用房等资源,累计打造20个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畅享幸福晚年。
当前,海陵区现有备案养老机构5家,其中公办敬老院1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1家,民办养老机构3家,总床位数1089张。5家养老机构均建有标准医务室或护理站,护理型床位占比达100%。建有日间照料中心7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52家,老年大学分校11所,老年人身边、周边“15分钟养老服务圈”构建初具雏形。下一步,还需从体系构建、网络布局和创新实践等方面综合发力,助推海陵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力求绘就最美“夕阳红”。
- 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泰州举办“泰州日”青年人才“留2025-04-24
- 泰州:青年人才共赴留泰之约,开启青春新程2025-04-24
- “泰州日”青年人才“留泰”专线活动举行2025-04-24
- 微视频丨泰州姜堰区:非遗有新人2025-04-24
- 全球超10亿人受真菌感染困扰,这个院士领航的万里行项目启动2025-04-24
- 向“新”进行时百企观察(61)|扬子江船业:“造世界最好的船舶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