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泰州海陵:建好社区“微点位” 服务群众“零距离”

来源: 编辑:钱宇璇 2025-04-10 18:53:02 查看数:0

群众利益无小事,细微务实暖民心。泰州市海陵区强化“以真诚换信任,贴心便民‘零距离’”的服务意识,让群众少跑腿、不操心,畅享优质社区生活。

无人值守 网格驿站“不打烊”

在海陵区城中街道十胜街的巷弄间,一盏温暖的灯光24小时亮着——这里就是海陵区首家无人值守的“十里八巷暖新网格驿站”。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值班岗”,只需手机扫码便能推门而入,进入后,应急物资、饮水充电、免费Wi-Fi等便民服务触手可及。这座由周边居民、商家共同“当家”的驿站,正成为社区治理创新的生动样本。

傍晚时分,外卖员步成龙熟稔地扫码进入驿站,接满水杯后坐在沙发上给手机充电。“以前只能在电动车上眯会儿,现在雨天有伞借、热饭有微波炉,就像自家客厅一样。”

驿站内,微波炉、医药箱、工具箱一应俱全,试运行以来,未发生一起物资遗失事件。

“信任是相互的,大家把这儿当自己家爱护。”八字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赢说。

驿站虽无专职管理员,却有一群特殊的“守护者”。隔壁臭干店老板窦年娣每晚打烊前,总会顺手关闭驿站空调、整理桌椅。“街坊们轮流照应,谁有空谁搭把手。”

翻开“暖心声”留言册,外卖骑手写道“希望增设充电宝”,游客建议“增加方言指示牌”,商户提议“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管理”……每条建议后都附有社区处理进度。

“过去只能在店门口闲聊,现在有了议事点,很方便,大家有什么建议都会到这儿一起聊一聊、议一议。”十胜街商家王世荣说。

“驿站以游客、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环卫工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重点,让更多户外劳动者能够‘看得见、找得到、进得来、用得上’,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城市点亮暖心灯。”张赢说。

健康守护 药事服务零距离

“阿姨,今天血糖偏高一点点,夏天天热,不能贪吃西瓜,少吃蚕豆、米饭。”……上午7点,在金东花园北门处自助测血糖、血压等便民服务区热闹非凡,居民们可以在这里轻松测量血压、血糖等健康指标,平民大药房易居城二店执业药师则随时待命,为他们提供详细解读和健康建议。

除了每月至少一次开展免费便民服务,平民大药房易居城二店日常还可以为附近居民提供合理用药指导、健康理念宣传等“一站式”药事服务,引导居民进行慢性病健康干预,体验各类形式丰富的活动。“目前,海陵区已建成15家‘健康服务驿站’药店和7家‘24小时药事服务’药店。”区市场监管局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科科长沈海月说。

陈爹是一位高血压患者,自2020年就一直定期在该药房购买降压药。药店为他建立了一整套个人药物使用档案,定期回访、提醒购药,并多次邀请他参与义诊和健康讲座,实现全流程闭环健康管理。

“以前去一趟医院,排队、挂号、问诊、买药,至少需要几个小时,既费时又耗精力。平民大药房为我们提供了购药咨询、免义诊等药事服务,方便多了。”陈爹笑呵呵地说。

问起陈爹和平民大药房易居城二店的故事,他直夸“细心!”“贴心!”陈爹说,“前两天突然下雨,我就临时躲到了药房里,没想到,他们居然还贴心的准备了一次性雨衣。”

据了解,平民大药房易居城二店作为海陵“健康服务驿站”药店之一,不仅为居民提供“一站式”药事服务,还提供便民雨伞、免费茶饮、手机充电等贴心服务。

“药品是事关百姓健康的特殊产品,让老百姓‘用上药、用对药、用好药、方便用药’一直是我们的关注重点。”沈海月说,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健康服务驿站提质扩面建设,以服务驿站为“据点”,常态化开展健康服务进社区(乡村)活动,积极探索更加广泛深入的药事服务途径,力争以药事服务这一“小切口”助力社会“大民生”,让更多群众用上放心药,享受更多优质用药服务。

小修小补,烟火气中见真情

在钟楼巷西入口处,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房子,里面不断传来缝纫机的踩踏声、配钥匙的磨锉声,门口也陆陆续续排着队,烟火气十足。

这段长约5米的小房子,是一个新建的便民服务点,缝补衣服的手艺人阙阿姨是第一批入驻服务点的商户。见到阙阿姨时,她正脚踩缝纫机忙个不停。“我这里能给大家提供修衣服、剪裤脚、改拉链的服务,虽然都是些小活儿,但附近的居民都很需要。”忙里偷闲的她向小编介绍。

家住城中街道的阙阿姨是附近小有名气的缝补能手,从事缝补行业三十多年。因为手艺好,价格亲民,所以来找她缝补的人越来越多。“听说阙师傅搬到便民服务点来了,我就过来认认路,这边很醒目,蛮好找的,她的手艺也特别好,我补衣服只认她。”83岁的张奶奶是阙阿姨的老顾客,特意从南园小区步行过来找她修补衣服。

“以前就是在南园附近租了个房子,光房租就花1000元,对于上有卧床老人,下有上学小孩的我来说压力太大了。”现在便民点给她免去了房租,让她可以在城市中找到生存空间,降低运营成本,阙阿姨表示会继续坚守自己的这门手艺,做好缝补这件小事。

近年来,海陵区通过“城管+社区”工作机制,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问需”社区和群众,在了解到关于“小修小补”的实际需求后,提出以“便民服务点”的形式,为“小修小补”专门开辟新生存空间,为居民提供织补、修鞋、修表、配钥匙等便捷服务。

经多方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区城管局在钟楼巷西入口处利用空地建设了一处“小修小补”便民服务点,由附近的“小修小补”摊点免费入驻。同时在黄金家园南门、中百一点西侧设置了两个点位,共计疏导“小修小补”摊点16个。

“以前修鞋、补衣服得找很长时间,还不一定能找到,现在有了便民服务点,遇到小修小补终于可以有地方去了,真是方便多了!”家住附近的刘女士说。

社区大件垃圾免费清运、小区停车位施划、垃圾分类宣传指导……截至目前,海陵城管通过“城管+社区”累计提供“城管服务”600余次,响应“社区需求”400余起,凝聚起社区治理最大公约数。

小点位,大惊喜,看似不起眼,却是人间烟火,更关系百姓生计。下一步,海陵区将继续优化社区资源“朋友圈”,增强为民服务实际效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让便民“微服务”激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活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