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人丨营业员小哥转行古彩戏法,摘得“魔术界奥斯卡”
现代快报讯(记者 顾潇)从商场营业员转行为专业魔术师,扬州 80 后小伙吴攀坚持了 18 年,今年他获得了国际魔术界奥斯卡—— " 梅林奖 "。相较于西方的魔术,吴攀更爱穿长袍马褂表演中国风的古彩戏法,目前他正在忙着复原各种早已失传的古彩戏法。
△吴攀获得了国际魔术界奥斯卡—— " 梅林奖 "
今年 10 月 23 日,第十五届泰国国际魔术节在曼谷圆满落幕,全球二十多位精英魔术师受邀前来角逐世界魔术大奖,在扬州从事魔术表演 18 年的吴攀在此次国际魔术节上获得了 " 梅林奖 "。"2010 年,刘谦也拿到过这个奖项。" 吴攀笑着说,梅林奖由国际魔术师协会评选,每三年有一次红毯典礼,对于魔术师来说,梅林奖就像电影里的奥斯卡金像奖、电视里的艾美奖、戏剧里的托尼奖,是国际魔术师协会对魔术师天赋、表演技巧、创意、技能和所有的罕见能力的最高肯定。
出生于 1986 年的吴攀是扬州人,他从小就很喜欢魔术。十三四岁时,在一个道具摊上接触到魔术道具中国四连环后,他就对魔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以后,魔术道具就是他最好的玩具。后来,因为学业繁重,他渐渐藏起了对魔术的喜爱。毕业后,吴攀在一家知名的商场做营业员,一次年会上吴攀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全场的掌声,这也激起了吴攀从事魔术行业的激情。
△吴攀(右)在表演古彩戏法
放弃稳定而且收入还不错的工作去学习魔术,吴攀的想法一开始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但坚定了想法的吴攀 2005 年正式开始学习魔术,2008 年他又来到天津,跟随著名魔术师郭玉文学习魔术表演。" 因为赶上刘谦在春晚表演,魔术成为热门,2009 年开始,扬州对于魔术表演的需求越来越多。" 吴攀介绍,随着商演的增多,他平均每个月要接 15 — 25 场魔术表演,最忙的时候,一天接三场演出。
吴攀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魔术表演通常都在晚上,他白天都在家练习或研发魔术道具,不断学习的动力源自不断与国际国内同行交流。" 魔术一定要不断翻新才好,观众看腻了就不新鲜了。" 吴攀说,不断学习和琢磨魔术的手法、道具成了他的业余乐趣。
△相较于西方的魔术,吴攀更爱穿长袍马褂表演中国风的古彩戏法
经过 18 年的磨砺,吴攀在不断交流学习中获得了国际魔术师协会的认可。在商业演出锐减的那几年,他也没有放弃这个行业," 我的很多同行都转行送外卖、开滴滴打车了,我咬牙坚持了下来。" 吴攀笑着说。
吴攀擅长近景魔术和舞台魔术,但相较于西方的魔术,他更爱穿长袍马褂表演中国风的古彩戏法。" 古彩戏法无论是表演方式还是内容都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 吴攀告诉记者,表演古彩戏法一般都是身着长袍大褂,手持古典式长方形彩单作为遮挡,从大褂中变出鱼缸、花瓶、火盆、宫灯等等各种物品,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并带有吉祥寓意。由于会表演古彩戏法的艺人越来越少,不少戏法已经失传,现在吴攀一有空就在各地奔波,复原这些古彩戏法。
(校对 胡涛)
- 为什么要早点来泰州?这篇文章讲明白了~2025-04-12
- 泰州:水产全产业链研究院实验室启用,加速水产产业向“新”提“2025-04-12
- 泰州姜堰:“免费公交+自驾无忧停”放大“会船效应”2025-04-12
- “简历门诊”精准把脉、“校企供需”无缝对接 江苏“春季促就业2025-04-12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2025-04-12
- 文化中国行·春花古建两相宜|海棠拥古塔,代“盐”千载风华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