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便捷出行见证社会进步
节日是流动的,长假是迁徙的。今年中秋、国庆喜相逢,家国同庆,双喜临门,又是一个“加长版”的假期,人们的出行意愿大大提升。交通部门预测,中秋、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破纪录的20.5亿人次,日均2.57亿人次。
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迁徙路径”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就在中秋前一天,沪宁沿江高铁正式开通,在长江南岸形成了一个“沪宁六线高铁大通道”,使得苏南居民可以在家门口坐上高铁,去追寻自己的诗与远方。如今,即使是从南到北纵穿整个江苏,最多也只需要3个小时的高铁路程,完全实现了当日往返;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早就连接了每一个县市区,乡村公路又无缝对接,直达每一个村镇,让乡愁不再是飘渺的思念,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再加上全国最密集的机场航线,以及长江、大运河两条“黄金水道”的加持,江苏人无论是国内旅行还是走出国门都变得无比便捷。这一切,都是过去不可想象的。便捷的交通,是社会进步的最好见证。
当然,幸福往往伴随着烦恼。长假期间航空票价水涨船高,高铁线路一票难求,公路上大排长龙……有人吐槽,有人埋怨。但总体看,假期是美好的,不妨想一想:动一动手指,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车票;在长三角地区,高铁已经公交化,城际交通日益便捷;在一些中西部地区,过去一些景区因为交通原因只能“藏在深闺”,而今也实现了高铁直达,可以被轻松写入旅行者的“假期日志”……
过去,没有高铁,我们坐着绿皮车,一路人声嘈杂,一路挥汗如雨,旅游曾经是“遭罪”;过去,没有私家车,我们坐着长途车,一路摇晃颠簸,一路尘土飞扬,回家曾经是“折腾”;过去,没有钱搭飞机,我们大包小包,转车再转车,大把的时间浪费在路上。如今交通更加便利,我们回家的路近了,旅行的路宽了,心理上更需要多一份从容和沉静。家再远,都可以朝发夕至;世界再大,都能够说走就走。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在出门前带上一个好心情,去慢慢咀嚼生活的幸福,享受美好的假期呢?(胡波)
- 聚焦“七有”跑出“加速度”!江苏亭湖节能环保产业“绿意盎然”2023-11-30
- 江苏靖江:全域推进农业项目建设 打出乡村产业振兴“融合牌”2023-11-30
- 江苏苏州:“城”势而上 向“高”而攀 加速迈向“枢纽之城”2023-11-30
- 江苏无锡:政策加码提振企业底气 以务实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2023-11-30
- 江苏常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擦亮基层法治服务幸福底色2023-11-30
- 江苏宿迁:追“光”逐“链” 光伏产业发展动力足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