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智能工厂重塑香菇产业格局
在江苏泰州姜堰区三水街道,一条“会思考”的菌棒生产线正悄然重塑传统香菇产业的格局。曾经依赖肩挑手扛、耗时费力的生产场景,如今已被机械臂精准操作、流水线高速运转的智能工厂所取代。新质生产力,正为这里的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姜堰区三水街道李堡社区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大型机械正将麦麸、木屑、石膏的混合物投入搅拌机。搅拌完成的原料随即进入智能生产车间,在高速运转的流水线上,全自动装袋机为菌棒精准穿上“防护衣”。完成装袋的菌棒被整齐码放上货架,再由叉车高效送入高温灭菌房。整个生产过程仅需少量技术人员进行监控。这与过去当地菇农制作菌棒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那时,一户家庭作坊需投入8至10名工人,忙碌整整一个月,才能产出约6万支菌棒。
姜堰区三水街道李堡社区食用菌生产基地负责人宋健说:“过去菇农每户需要6万左右的菌棒,制作时间约一个月左右,而现在智能菌棒生产线的引进,大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一天可以产出3万棒,一个月可以产出九十万棒。”
新质生产力为农业生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智能化车间不仅大幅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菌棒质量的飞跃提升。如今,当地菇农告别了“单打独斗”的模式,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机制,共同分享着智能制造带来的红利。
宋健说:“以前原始菇农的菌棒每根只能产出1.5斤左右,通过智能产线生产出来的菌棒,出菇可以达到2斤往上,同时损耗率也大大地降低了,原先菇农散做的棒大约20%的损耗,而我们通过设备生产出来菌棒,损耗率只有0.1%。”
记者:陈小康 黄俊
编辑:汤晨洁
责编:陈丹丹
审核:戈俊巍
- 江苏泰州:建成全省首个航运金融数智平台 破解航运企业贷款难2025-07-24
- 江苏泰州: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超800亿元 居全省第六2025-07-24
- 江苏泰州:刷卡分餐“新常态” 基层干部“没负担”2025-07-24
- 【上级媒体看泰州】《新华日报》报道泰州:新增科技专项贷款授信2025-07-23
- 【上级媒体看泰州】央视新闻频道聚焦泰州:夜晚“亮” 人气“旺2025-07-23
- 江苏泰州:“清凉电器”成海外市场“新宠”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