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上级媒体看泰州】江苏泰州:泰兴工业强市翻开文化新篇

来源: 编辑:陈丹丹 2024-08-01 09:37:02 查看数:0

7月30日,央广网报道:《江苏泰兴:传统与现代对话 工业强市翻开文化新篇》。

全文如下↓

提到江苏泰兴,不少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工业强市”,令人惊喜的是,近年来,泰兴文化旅游持续“上新”、频频出圈,其中,泰兴市非遗馆开馆后,更是成为了泰兴文旅奇妙游的第一站。

“以县级市之力开设专业性、沉浸式非遗馆,这在全省都是凤毛麟角。”泰兴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印九红自豪道,“现在不少泰兴市民招待亲友第一站就会来这里,今年非遗馆在社交平台上还‘出圈’了呢。”

△可以“发声”的“乡音留痕”墙


入馆先讲建城史,非遗馆是泰兴文化人探寻历史文化的“大课题”。

“走过千年,依然泰兴。说的是建城千年,泰兴从未更名。”印九红介绍,泰兴经历过三次大规模人口迁徙,绘出这座城的历史文脉框架。南北文化交融,交织成了泰兴人“北刚南柔”的个性,也诞生了独特的泰兴非遗。

顺着地上波光闪闪的水系装饰拾级而上,非遗馆二楼将丰富多彩的泰兴非遗串珠成链。

目前泰兴非遗共有7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泰兴花鼓,其独特的舞蹈技巧中衍生出了舞蹈界知名度极高的《丰收舞》《担鲜藕》。泰兴杖头木偶与泉州的提线木偶、漳州的布袋木偶并称为中国木偶三大流派,如今的扬州木偶剧团前身就是当年的泰兴木偶团。银杏栽培系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馆内一步一景,不少都是非遗传承人的得意之作。

△非遗馆内泰兴花鼓


泰兴非遗的魅力并不止于非遗馆之中。“见人见物见生活,泰兴花鼓不仅仅影响了一代代专业舞蹈人,更是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泰兴花鼓传承人李震霞表示,如今泰兴花鼓的传承不仅仅在舞台和非遗馆内,还编成了健身操、广场舞,在社区、学校遍地开花。“我们‘传承’的队伍里,有80多岁的老太太热情起舞,还有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活泼跟跳。所有人都是非遗的传承者、受益者。”

非遗从静态成为动态,非遗馆也以青春时尚的新面貌承办了大量精彩的文化活动,市民观众一边惊叹一边提出了“意见”。

“家门口这么精彩,我们也有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的潜力,特别自豪!开馆半年多,非遗馆内举办了不少活动,春节期间的非遗主题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市民李先生笑着说,“没想到家乡有这么多有意思的非遗文化,让人不免‘贪心’,希望以后非遗馆里能有更多活动。”

“非遗是对美和生活的理解,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连接着绵长历史与深厚情感。”泰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姚鸣表示,地方非遗体现的是文化多样性、连续性,只有理解历史、理解传统,才能更好地发挥非遗的创新力。随着人们审美的升级,泰兴以新思路打造新非遗馆,并以此为阵地,吸引年轻人打卡,体验美好;带动老年人健身,享受生活;在下一代心中种下种子,提升孩子们对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编辑:陈丹丹

主编:戚 翔 闻 栋

审核:孟海燕

监制:朱建珊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