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大考”

  • 22-04-29 10:53:38
  • 阅读量:0

赵云鹏


摘 要:2021年12月24日我赴省台参加录制《环省行》节目,这次录制经历,如同一次“大考”,感慨颇多。最重要是准备和积累,前期准备是做事的前提,积累则正如我热爱新闻工作者这份职业,衷于新闻工作者的出新,发现与挖掘人们本可以看见却未在意的故事,除此之外,与搭档的沟通熟悉也十分重要。

关键词:《环省行》节目;录制经历;准备和积累;搭档沟通


我是来自泰州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的主持人赵云鹏,今年是我从事广播电视行业的第七年,也是我安札在泰州这座城市的第七年,在这七年里我一直在用声音、照片、影像不断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光影流动,风土人情和它的悄然成长。

小时候每每看到屏幕前主持人落落大方、侃侃而谈,十分向往,终于圆梦进入到广电工作,工作后才慢慢发现,专业素养只是主持人的基本条件,快速的适应、处理临场状况的能力更为重要。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把它称为一个考验,而这次我遇到了一个大考。

2021年12月24日接到了中心的任务,赴省台录制《环省行》节目。为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携手十三市广电推出大型媒体新闻行动《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环省行》,地方台主持人和省台主持人搭档完成的节目,节目里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体现出泰州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近些年城市的变化,以及未来五年将如何发展。当我看到串词中提及的场景,那些年采访经历的画面一一浮现在眼前。

泰州的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是一个宝藏村庄,曾经却是个贫困村,后来探索发展特色产业、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庄不仅美而且富,更重要的是当地注重先富带后富,因此也拥有全国文明村等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

在太阳炙烤着大地,泰州室外温度高达37摄氏度时,有一群人为了确保重点工程进度,头顶烈日,默默坚守岗位,为城市建设挥汗如雨,这就是即将竣工的泰州体育公园。泰州第六次党代会上提出加速构建一轴三极三城新格局。而这里正位于轴线上,建成后拥有的不仅是一座体育馆,也让大家享受更多的城市绿化资源,多了健身休闲的好地方。

中国医药城,从零起步,从小到大,在一片农田上崛起了一个千亿级的医药产业。经过十多年创新生态的持续打造,这里的创新成果已是花开满园。如果说十多年来,这里如同一座广纳贤才、孵化梦想的苗圃。那么今天的中国医药城,正以雄厚的创新积淀挺起高峰,以高端的布局领舞未来风口……这些典型案例无不体现出泰州的发展变化。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采访经历也是大考中给我的一剂镇定剂。“交流感”是省台老师提出的要求,要想达到这个要求,一定对串词进行大量的熟悉和理解,需把串词口语化,讲述出来,才能让受众听得进,听得懂,当时十分庆幸这些人这些景自己都曾参与报道。万事需提前准备,尤其是主持人行业,无论是日常的节目,抑或是晚会主持,观众看到的是光鲜亮丽的主持人在灯光下,舞台上侃侃而谈,其实私下需要做一遍又一遍的前期准备,前期做好充足准备,就是为了灵活应对突发状况。为达到节目预期效果,我开始整理前期播出的所有内容,不断地研究、打磨。

12月28日我来到省台开始录制节目,来到新的环境,还在对一切都很好奇的情况下,就感受到了省台的工作节奏以及录制压力,这与日常工作节奏大相径庭。从中午十二点开始,不停机录制,整两个半小时,有近十位工作人员在导播室会对节目细节进行无数次调整,而主持人则需要快速调整状态,应对变化。得益于前期的充足准备,让我还能跟上工作节奏,但是记得当我还在对调整内容进行熟悉时,身旁的搭档《江苏新时空》节目主持人文坤,已经进入备播状态,和她的交流中也了解到,常年的直播经历让她调整极快,思路清,节奏稳,在她的引导下,慢慢地,我们就像是两个老友相见,用最自然的方式向观众讲述着城市故事。

录制结束后一直在思考,经历了这次“大考”,最重要的是准备和积累,前期准备是做事的前提,而积累则正如我热爱新闻工作者这份职业,衷于新闻工作者的出新,发现与挖掘人们本可以看见却未在意的故事,除此之外,与搭档的沟通熟悉也十分重要。

借用一位主持人的自我介绍中的一句话来总结这次的大考,生命见证过多少真实,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我希望就会有怎样的底气。

一直以来,不是主持人的光辉,却是这份独特的艰辛带给我莫大的幸福。

(作者单位:泰州广播电视台)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