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芳芳
摘 要:从事少儿节目主持这几年,从开始的茫然到现在的相对娴熟,酸甜苦辣尝了很多,但更多的是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取得了收获。用少年儿童的眼光和思维去办节目,就能抓住孩子们的心,给孩子们以人生的启迪,节目就能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关键词:少儿节目主持;儿童眼光和思维;孩子们的心
说自家娃、讲身边事,开播于1985年的《小白鸽》作为姜堰广播电台的经典少儿节目,温暖了很多人的童年。节目针对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少年儿童和他们独特的兴趣而定位,把“用少年儿童的眼光和思维去认识社会、了解大自然、学习知识”作为办节目的理念,以“贴近少儿生活,符合少儿欣赏情趣”,以丰富健康的节目内容、朴实无华的节目品质、富有童真童趣的节目形态,抓住孩子们的心,给孩子们以人生的启迪,做到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为节目的宗旨。节目受到许多小朋友的欢迎,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从事少儿节目主持这几年,从开始的茫然到现在的相对娴熟,酸甜苦辣尝了很多,但更多的是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取得了收获。少年儿童可以说是特殊的听众,他们年龄小理解能力差,且活泼好动,没有耐性,要赢得这些小听众,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梅垛小学十岁成长仪式》这档节目获泰州市2018年度广播电视优秀栏目奖。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孩子作为小嘉宾,小主播,为了圆满完成录制任务,孩子们台下可是下足了功夫。因为主持少儿节目,也接触了不少大小朋友,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也会出现小朋友们现场“罢工”的现象,哭闹、不合作、结巴、忘词等,一般录制前我都会提前到达节目录制现场,尽量和孩子们多进行接触多沟通,消除他们的紧张感和陌生感。用自己的耐心来感染和鼓励孩子,给他们重新调整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再次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内在潜能,耐心地引导他们重新自信地投入角色,尽可能让小朋友身心放松,这样录制才不会太紧张结巴,语气语调才能更好,节目效果才能更优。当下很多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小学生“朗读腔”“表演腔”过于浓烈,不恰当的语气夸张等装腔作势的朗读现象屡见不鲜。记得在备稿时,我们的小主播也有这样的现象,拖腔拖调唱读,后来在节目中我就改用像朋友聊天的方式,慢慢地孩子也就逐渐进入到了状态,录制不仅吐字清晰规范,而且流畅自如,节目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和良好的社会反响。
板块式的节目组合模式容易让人产生疲惫感,形式单一,没有创意。少儿节目主持人也不一定得全程参与,印象最深的《城西实验幼儿园中班小朋友种植蘑菇》这档节目,内容来自幼儿在园中的日常生活,报道他们从开始接触菌菇包,到日常养护照顾蘑菇,再到观察蘑菇一天天的变化,最后收获品尝劳动成果的过程,班级中每一个小朋友都是我们节目的主角,“蘑菇的种子在哪儿呢?我怎么看不见?”“咦?我的蘑菇种子怎么跟你的不一样?”“蘑菇会从里面长出来吗?”“我的菇宝宝我要带回家,不然在幼儿园就没人照顾了!”“我的菇宝宝白白的,像小伞一样!” 孩子们有些无厘头甚至有些荒诞不经的童言童语配上诙谐幽默的音乐,使本期节目充满了童趣,孩子的语言应该是最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的,也最能引起共鸣的,小朋友们也觉得很神奇,这不就是我吗?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的欢迎。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少儿节目就应该从少儿的角度出发,以少儿的眼睛去看,以少儿的耳朵去听,特别是以少儿的心灵去感受。
少儿广播节目的创作不仅要着眼于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有时还要对他们讲讲“道理”。可往往我们成人所认可的道理,是成年人的人生体验、经验分享,这些道理,哪怕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因为孩子们没有亲身体验过,没有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建立起联系,而被孩子们定义为“大道理”,过耳即忘。有很多“大道理”还因为表达方式的居高临下、不容置疑,而引发孩子的逆反和抵触心理。所以,少儿广播节目在承担社会化引导责任的时候,应学会用儿童所能接受和认可的方式来表达和表现主题,方式方法要轻巧,主题不能太沉重,要和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到共鸣。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姜堰实验小学发出捐献“中国儿童号”飞机倡议7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小白鸽栏目组来到了姜堰实验小学的校园,看到了被称作永远的“中国儿童号”的飞机模型。在《校园风铃》栏目里,除了介绍历史背景,常见的师生采访,节目中还增加了情景剧《永远的儿童号》,剧中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情景,使小听众们通过具体人物形象受到感染,生动再现了当年姜堰实验小学发出捐献“中国儿童号”飞机的那段爱国往事。通过语言深入到人物内心,从而与人物同悲欢,共命运,在情感体验中明白历史道理,多角度了解历史事件,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节目播出受到了一致好评,并获得江苏省台“童心向党”全省广播电视少儿精品节目,并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在全省展播,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少儿广播节目服务的是天真烂漫、无邪可爱的儿童。如何做好少儿节目,帮助孩子们更好、更快乐、更积极健康地成长,是少儿节目必须要考虑的头等大事。尤其是仅凭声音来演绎的少儿广播节目,因为缺少画面的配合,在吸引力和生动性上略逊一筹,要想创作出精品、优品,更需要少儿节目的编辑、主持人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血,真正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在丰富的题材中揉入适合儿童成长发展的主题。
儿童,是祖国的幼苗,人类的希望,全社会都有责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做一些工作,少儿节目是广播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岁月中,《小白鸽》节目将一如既往地做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好伙伴,家长家庭教育路上的良师益友,为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作者单位:姜堰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