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疑问,请拨打我们的联系电话:0523-86891000 网站首页

发挥“喉舌”作用  彰显党媒担当

2022-03-07 09:56:14 来源:凤城泰州网

范 萌


摘 要:兴化市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报道和专栏,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报道全市各地、社会各界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局面,反映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贯彻的典型事迹和良好风貌,传播兴化声音,展示兴化风采,树立兴化形象,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氛围。

关键词:创新宣传手段;掀起宣传热潮;彰显党媒担当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使命。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有助于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有助于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丰富营养。身为一名党媒新闻工作者,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全会的重大意义,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优势,创新利用丰富多样的宣传手段、宣传渠道,迅速掀起宣传热潮,用实际行动扛起党媒职责、讲好基层故事、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以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回应新时代新期待。

一、加强自身学习,当好全会精神的践行者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作为党媒新闻工作者,只有把全会精神学深悟透,才能把准宣传报道方向,才能准确捕捉各行各业的生动形象和新闻素材。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要牢牢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保证融媒体事业发展方向不偏、焦点不散,真正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毅前行、行稳致远。

立足本职工作,我们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党支部主题活动,结合中心业务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定期开展交流研讨,做到人人学习领会,人人受到思想洗礼,把学习全会精神与新闻宣传、融媒体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好手中的镜头和手中的笔,用心用情讲好新时代奋斗进程中的动人故事。同时,通过融媒体平台开设专题专栏,全方位宣传报道,多角度解读阐释,推动全会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二、确立民生视角,当好全会精神的传播者

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工作导向,也是深化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内涵。要想当好全会精神的传播者,必须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善用民生视角,增强感染力,用“身边事”解读“好政策”,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将全会精神“滴灌”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田。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兴化市融媒体中心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特色活动,将“民生直通车”开到田间地头、村居社区,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为了进一步强化媒体的服务功能,兴化市融媒体中心紧贴群众实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和新期待,真正体现融媒体事业的价值追求。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平台开设民生专栏的基础上,还充分运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在“民生直通车”微信公众号、“今日兴化”APP上设置了“民生留言”板块,用户可直接在上面反映问题、表达诉求。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后台动态掌握了解民生热点,第一时间报送相关部门,使有关问题能迅速予以回复和妥善处理,及时回应网民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着力构建“新闻+政务+服务”的民生宣传新格局。

实践证明,只有根植于百姓关注,媒体的表达才容易被认同;只有被认同,才能引起群众的共鸣,容易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面对传播全会精神这一重要使命,我们要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做到既“顶天”又“立地”:“顶天”就是要站在党和国家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党的舆论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立地”就是要接地气,坚持把镜头对准基层,对准百姓,关注民生,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更多走进基层群众中间,用新闻媒介传递党的声音,凝聚奋进力量。拿出干事创业的拼劲和干劲,守正创新、担当作为,践行“四力”,深入基层采写更多有温度、接地气、冒热气的好新闻,要迅速推出系列报道和专栏,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报道全市各地、社会各界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局面,反映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贯彻的典型事迹和良好风貌,传播兴化声音,展示兴化风采,树立兴化形象,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创新宣传形式,确保全会精神落地有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对文化建设方面作了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新的传播手段和工具层出不穷,但“内容为王”的传播理念不会过时。作为党媒新闻工作者,要在利用新媒体手段提升传播成效的同时,下大力气提高融媒产品的思想性,更好引导思想,凝聚共识,充分发挥融合传播优势,持续深化全会精神宣传阐释。实现全媒体多平台协同作战,紧紧围绕全会主题,策划推出一批有分量、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时政微视频、系列特稿、特别节目,切实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言之有物、以质取胜。

受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传播到哪里。近年来,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兴化市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媒体资源优势,结合本职工作特点创新“自选动作”。在组织“融媒体志愿宣讲队”的同时,推动报、台、网、微、端聚合发力,开设“百年奋斗路 启航新征程”专栏,开展“致敬红色百年”全媒体采访行动,通过寻访革命老人、改革先锋、建设楷模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先进人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按照“统筹线上线下、深化融合传播”的新要求,兴化市融媒体中心还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开设“我为党旗增光彩”专题,打造一批短视频、H5、vlog等红色主题新媒体产品,满足年轻受众群体的互动和社交需求。

下一阶段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借鉴前期工作经验,进一步发挥“兴化融媒”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传播力,用更生动、更贴近、更感人的方式增强年轻用户黏性,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确保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有声,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到党中央周围,在党的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壮大主流声音,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在做好“内宣”的基础上,紧扣对外宣传工作主线,一手抓新闻线索的收集、梳理,一手抓现有稿件的提炼、二次加工,深挖具有地域特色的题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将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外宣主线,针对外宣特点向上报送相关稿件和视频,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创新做法和经验,强化与央视、省台等“高端”媒体的对接沟通,搭建外宣合作载体,强化报送力度、增加用稿数量,全面展现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使更多的兴化形象、兴化声音、兴化故事“闪耀”央媒平台。

(作者单位:兴化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