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疑问,请拨打我们的联系电话:0523-86891000 网站首页

以中华文化之魂 架海外交流之桥

2021-12-28 09:53:28 来源:凤城泰州网

晚清至民国年间,凭借滚滚江水经营客货运输发财的商人,在江苏泰州高港口岸镇中创建了一幢精美绝伦的雕花楼。雕花楼面东而置,呈四方形,由前后两幢各5间的二层主楼和左右各3间的厢楼组成,中间是天井,四周围以楼屋,习惯上称其为“四方楼”,是江苏境内仅存的三座雕花楼之一,被誉为“江左第一楼”,艺术价值极高,是泰州重要的旅游文化名片,曾是我国优秀电影《无雪的冬天》《从奴隶到将军》《东进序曲》的拍摄所在地,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高港雕花楼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2月被挂牌为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一、巧夺天工:中华雕刻文化集大成者

口岸雕花楼始建于清代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建楼的主人是口岸镇一位姓姚的木材商人。姚氏初建楼时,取“生意红火”之意,坐西朝东,面东而建。建造该楼时,木料全部选用湘、黔所产的优质树木,砖瓦则是专门到镇江谏壁定烧。民国初年,该楼易主于从事港口运输发家的当地富豪李松如。李氏对该楼进行扩建,在旧楼的西侧仿建了一座同样风格的后楼,而且还在新旧两楼间加建了两座厢楼,使原来单一的楼房变成了一座四方楼,面积扩大了两倍之多。

雕花楼木雕题材广泛,仅我们能识读的就有山水、人物、花卉、虫鱼、禽兽、云头、博古、八宝以及其它各种图案,中华文化里的福禄寿、文人隐士、民间故事、田园生活应有尽有。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有圆雕、透雕、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雕及线刻多种。雕刻的题材有周敦颐的爱莲、陶渊明的爱菊、王羲之的爱鹅、林和靖爱梅的“四爱图”;有渔翁垂钓、樵夫担柴、农家牛耕、学士读书的“渔樵耕读”;还有历史故事等等。一根根木梁上雕刻一幅幅画面,一个个人文故事呼之欲出。看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画面:琴师船头抚琴,侧耳凝神,若有所求;樵夫抱膝端坐,静心聆听,似有所悟。

雕花楼雕刻寓意美好,心灵手巧的瓦匠师傅,用糯米汁、熟石灰、草木灰等拌和成青白色膏泥,堆塑出福禄寿三星、麒麟送子、凤凰牡丹、暗八仙法器等图案,寄托美好寓意。南立面当中雕刻一座重檐门楼,一只口衔一串铜钱的蝙蝠飞临门下,还有4只蝙蝠从附近向门楼飞来,构成“五福临门”的祥瑞气象。左边一长块花板上雕出了一片松林中的10只梅花鹿,寓意“食禄”,出人头地,食用国家俸禄。右边长块花板上也刻有一片山林,高低起伏的山上,松柏柳树枝叶下,6只山羊悠闲自若,它们头都朝向天空中的一个“日”字,预示“三阳开泰”和“六六大顺”两重含义。

二、“三馆三庙”:传承中华传统文脉

国学文化启蒙馆(孙氏四方楼):位于口岸雕花楼景区庆元街82号,建于清代末期,总占地面积为367平方米,建筑面积405平方米。孙氏四方楼坐西朝东,平面呈四方形,东西两进二层小楼。两小楼间有小天井呈回廊式,天井二层楼板外侧,雕有各式各样精美的雕花,二楼回廊四周是欧式铸铁护栏,为清“洋务”时代的产物。孙氏四方楼是孙公甫的故居,孙先生虽以经营百货为生,但尤热心公益事业,于1926年捐资创办了江苏省口岸中学。2010年,该宅被泰州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修缮。修缮后的孙氏四方楼,在保留原风貌的同时,已打造成“国学文化启蒙馆”,重点展示国学文化知识及传统私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以此弘扬国学文化和高港地区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风尚。

中华武进士馆(戚氏进士第):位于口岸雕花楼景区庆元街94号,总占地面积1906平方米,建筑面积1654平方米,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戚氏进士第系戚氏第九世公戚世光于明朝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高中武科进士后所建。宅第坐北朝南,原宅为明代建筑,现存大门堂、对厅、敞厅、卷屋、堂屋等前后五进,敞厅正梁上方挂一对贴金雕龙纹“圣旨诰命”木龛,门前有一棵400多年的古黄杨。修缮后的戚氏进士第,在保留原风貌的同时,已开辟为“中华武进士馆”,重点展示古代科举考试中关于武进士的相关内容,展现传统科举文化的魅力。

历史文化展示馆(李信昌过载行):位于柴墟路北侧,是高港保存较为完好的过载行,是口岸地区商贸发展繁荣的历史见证。该行呈晚清时期民居建筑风格,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局部二层,总占地面积1380平方米,建筑面积1116平方米,是清代前商后宅建筑的典型代表。李信昌过载行现已打造为高港历史文化展示馆,从历史沿革、商贸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高港名人、柴墟八景、高港新貌等八个方面再现高港的历史文化进程。

“三庙”(城隍庙、财神庙、关帝庙):位于口岸雕花楼景区庆元街西首。城隍庙和财神庙因其紧紧相连,仅一墙之隔,民间称之为“一步两庙”,与关帝庙相对而立。两庙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城隍庙是祭祀城隍神的道教庙宇,口岸城隍庙的建设对高港历史研究很有价值。1987年,城隍庙被列为泰兴县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城隍庙被泰州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帝庙又称武庙,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供奉着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2010年,高港区委、区政府决定复建关帝庙,复建后的关帝庙位于向阳桥东侧,庆元街南侧,占地面积1207平方米,建筑面积857平方米,局部2层,砖木结构,前后三进加戏台,主建筑和厢房共计22间。

三、融通中西:担当海内外文化交流使者

近年来,高港区委统战部、区侨联深入挖掘高港雕花楼景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围绕“根、魂、梦”的主题,在景区内设立“党外知分子之家”,开展“诵经典、学国学、品书香”、书画文化展、古筝古琴培训等公益活动,以文化为媒,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互通。组织华人华侨、侨胞侨眷参加景区民俗展演、庙会、风筝节、美食节、非遗文化展等活动,激发侨界人士热爱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深化景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激发归国侨眷爱国热情,增强华侨华人向心力、凝聚力。依托基层侨联、海外同乡会、欧美同学会等侨界社团,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传播高港声音、讲好高港故事,将高港雕花楼打造成中华文化之窗,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