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疑问,请拨打我们的联系电话:0523-86891000 网站首页

运河纪录片:聚焦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内涵及其价值

2021-12-28 09:45:13 来源:凤城泰州网

金震茅


摘 要:大运河苏州段,地处江南运河中段,沿线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是江南运河中最为“精彩”的一段。本文分析运河题材纪录片中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内涵及其价值,在影像中探寻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强调用纪录片的形式彰显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其价值就是要突出大运河苏州段的保护成果,呈现大运河活态文化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历史记忆的互动和创新。

关键词:运河纪录片;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内涵;价值


一条大运河,一座苏州城。大运河苏州段,地处江南运河中段,滥觞于先秦,奠基于孙吴,历经两千多年。北起苏州相城区望亭五七桥,南至苏州吴江区桃源油车墩,通过山塘河、上塘河、胥江,流入苏州古城内,南北纵贯两百余里的水路穿城而过,河随城开,城因河立。沿线城镇星罗棋布,流经区域历来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大运河留给苏州无尽的历史人文遗产,是江南运河中最为“精彩”的一段。本文分析运河题材纪录片中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内涵及其价值,挖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强调在彰显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大运河活态文化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历史记忆的互动和创新。

一、内涵:承载丰厚璀璨的文化印记

大运河是苏州的繁华之源,水城兴衰与之息息相关,大运河苏州段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吴地文化,延续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运河题材纪录片集中展示了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千姿百态的风采,正是因为有运河的水,才催生了苏州历史上一系列的经济繁华、城市发展和文化辉煌,留存了丰厚璀璨的文化印记。在运河题材纪录片中,一部苏州段运河文化史就此徐徐打开。

1.碎片化的意象勾连地域文化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清波一脉通古今。大运河苏州段不仅见证了江南的千载繁华,也激发了苏州文化的勃勃生机。

苏州是大运河沿线35个地级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进行申遗的城市,大运河苏州段沿线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及非遗资源,让苏州成为全球首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中央电视台拍摄的34集纪录片《话说运河》,该片用一串在水的流动中呈现的碎片化意象,将文化遗产与大运河苏州段相勾连。如纪录片《话说运河》第7集《丝绸古镇—盛泽》介绍的丝绸文化,第10集《水乡苏州》介绍的横塘驿亭“客到烹茶,旅社权当东道;灯悬待月,邮亭远映胥江”。让受众体味到驿亭特有的古朴的人情味道和一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广电总台摄制出品的8集纪录片《中国大运河》第4集《千年漕运》,叙说沿河城市成为南北货物和人文的集散地,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色。苏州的昆曲、稻米这些鲜明的文化符号,呈现出崭新的社会形态与文化面貌。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大运河》反映的大运河苏州段的九里石塘,一条长约1300米的运河古纤道见证着过往船只的繁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播的6集纪录片《我与大运河》中,苏州年过90岁的古籍修复师,每日劳作不辍,只为流传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历久弥新。这些碎片化的文化意象如果勾连起来,正是苏州地域文化的生动写照。

2.流淌着的运河交汇多元文化

苏州是被运河包围的一座城市,水利发达,大运河贯通了蜘蛛网般的江南水系,如同今天的高速公路,大运河苏州段也成为苏州地域文化的汇聚地和发散地。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话说运河》第10集《水乡苏州》讲到:“南下北上,苏州城作为南北必经之路,也就进入历史舞台,成为驿站、贸易的枢纽。从古代到近代,著名的诗人、画家、文人墨客均要来此一游。”于是江苏最美运河地标全晋会馆也就由此诞生,全晋会馆成为大运河苏州段代表性文化遗产被列为“世遗”景点。苏州自古以茶、丝、绣名闻天下,为商者络绎不绝,精明的晋商在晚明至清开创了“商业帝国”,舟路通达物产丰饶的苏州,苏州的茶叶、丝绸经由运河送达四方。实用主义的商业文化,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全晋会馆是十九世纪大运河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至于许多运河题材纪录片中经常提到的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寒山寺,以及月落乌啼、江枫渔火的画景,奇妙的钟声,早已通过运河传遍全国,如今成为苏州大运河保护中极具代表性的一段。《大运河(苏州段)遗产保护规划》确定寒山寺为大运河申遗苏州段“10处历史遗存”之一。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的8集纪录片《大运河》第7集《腔调》片中点明:“昆曲是明初四大声腔之一,起初流行于苏州一带,后以大运河沿岸以江南城市为中心,昆山腔依靠大运河得以迅速传播。”大运河苏州段氤氲水气飘散着文化交融的芬芳,遗韵袅袅,千年传唱。

3.可感性的影像蕴含民俗风情

大运河与长城一样有着悠远的历史。在约2500年的历史长河里,大运河或喜或悲孕育了多少故事,流淌着多少风情、积淀了多少民俗文化。中央电视台拍摄的8集纪录片《大运河》,山塘街成为了第5集《老街深处》的主角。山塘老街全长360米。虽仅有七里山塘的十分之一,却是山塘的精华所在,被称之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片中重现了当年山塘的繁盛,红红的灯笼,古老的桥洞,山塘老街宛若一个温婉的女子,在江南水墨如画、风光旖旎的映衬下缓缓踱步。片中用画面展现了河街相邻的市井民俗风情。

从唐代开始,苏州吴江区平望镇就是京杭大运河上的繁华之地,成为苏州“运河十景”中的重要点位。平望的风情,与运河分不开。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运河岸边的平望》介绍新运河、老运河、太浦河、頔塘河四河汇集的平望镇因运河而兴,那里水多,鱼虾也多,那里的美食离不开河鲜。红烧鳜鱼是当地的一道名菜,平望还有一种美食更有名,那就是鳝丝面。寻一寻粮仓旧址,走一走安德古桥,关于运河人家的市井雅趣,就这样展示在受众眼前。古老的技艺,舌尖的乡味,延续着这个古镇的独特记忆,撩拨起运河的浮光掠影,从齿间留鲜到灯谜传承,为这座江南古镇带来更多的灵气与一船浓浓的民俗风情。

二、价值:让运河文化活起来

水文化传承千年,滋养着生生不息的江南文脉。大运河是苏州的母亲河,孕育了苏州千年的文化。大运河苏州段是活态的遗产,它无时无刻不在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流动。运河题材纪录片在影像中充分显现了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在安静流淌中愈发灵动,隽永深长,在精心呵护下焕发光彩。受众在欣赏这条文化大河的同时,可以品味到大运河苏州段的不息活力,更可以体会到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建设的勃勃生机。

1.释放丰富的运河活态文化空间

“七彩运河、锦绣江南”,大运河苏州段的建设充分展现苏州作为江南文化重镇的城市气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运河文化带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要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构建具有经济文化影响力的空间格局框架。

苏州作为运河“线”上光彩夺目的明珠,运河题材纪录片在光影中“唤醒”丰富的大运河苏州段活态文化,有序释放文化遗产的经济、人文、旅游空间。让古运河成为现代人的打卡地,让新消费成为古运河的复活码。

首先,挖掘和保护大运河苏州段承载的文化。

大运河流淌着的不仅是奔流不息的河水,更重要的是绵延不绝的文脉。

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由河道(含山塘河、上塘河、胥江、环古城河等)和山塘街区、云岩寺塔、平江街区、全晋会馆、盘门、宝带桥和吴江古纤道等7个遗产点段组成。沿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9个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6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它造就了雅致的园林、柔婉的昆曲、典雅的古琴,还有评弹、苏绣、吴歌、香山帮古建营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饮食文化、商业文化、民间文艺、民风民俗等多种文化形态。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大运河》第20集介绍的“金阊门内西中市”“苏州城外、七里山塘”“寒山寺外、枫桥夜泊”等,全方位让受众感受水城苏州的独特韵味,展示水韵江南文化精髓。如第21集“盘门——水陆并用古城门”介绍盘门是苏州古城八座城门中的一座,位于苏州古城的西南角,也是从运河进入苏州内河的通道。斑驳连绵的古城墙是苏州古城的见证,更是古城的标志与瑰宝。2500多年的风风雨雨,镌下苏州古城难以磨灭的历史脚印。站在盘门城墙上,四周绿树掩映,两旁的河道柳树成荫,远处的瑞光塔遥相呼应。

要使大运河文化遗产“传”下去,必须加大运河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修缮力度。纪录片《中国大运河》第8集《未完的工程》在片中着重介绍:“在中国曾经最繁荣的商业城市苏州,新世纪的运河规划,是从2005年开始的,苏州投资三十五亿,(江苏苏州  阊门北码头)对十五公里的护城河沿岸进行整治,阊门北码头,是整个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的后期项目。今天,类似苏州阊门北码头的修缮工程,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苏州利用好运河文化资源,把大运河苏州段建设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中“最精彩的一段”和世界运河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让江南文化的文脉永远流传,让大运河苏州段的水脉绵延不绝。

其次,利用和活化大运河苏州段伴生的文化。

运河题材纪录片讲好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的“苏州故事”,特别是随着大运河苏州段流淌伴生的文化。如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拍摄的纪录片《水城苏州》介绍的丝绸文化、常熟市融媒体中心拍摄的纪录片《江南船拳》等与运河相关的民俗文化等。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话说运河》第10集《水乡苏州》说道:“具体到文雅秀丽的吴门画派指的是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他们就是开创当时中国一代画风的明四匠。”大运河苏州段充满诗性画意,伴生的吴门画派也因运河享誉南北。

大运河苏州段纪录片重塑活态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空间。如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播出的纪录片《大运河》第19集“绸都盛泽、锦绣丝路”片中介绍:“在古代,锦是代表丝织物最高水平的一种,而中国三大名锦之一的宋锦就是产自苏州。盛泽镇的宋锦文化园,在宋锦文化园里还可以看到手工织锦,59岁的朱云秀是宋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事丝绸技术和研究保护已有20多年。如今现代织机的加入让古老的宋锦焕发出新的活力,也将中国千年的丝绸文化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片中探访绸都盛泽,让受众了解千年宋锦的发展历程,反映宋锦这一文化遗产迈向高端化、个性化、定制化、品牌化的发展方向。

其三,挖掘和弘扬大运河苏州段历史凝练的文化。

大运河苏州段文化是数千年来在推动南北融合、东西交汇、中外交流过程中逐步凝练、升华形成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这一层面历史凝练的文化以大运河题材纪录片载体,反映大运河苏州段沿线人民所具有的伦理道德、理想信念、情感性格等,特别是苏州段沿线人民具有的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孕育和创造出“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因此,对大运河苏州段历史凝练的文化,要强化精神内涵的挖掘,赋予其新的时代含义和文化价值。

在运河题材纪录片中,大运河苏州段演化成了一条精神的大河,每朵翻飞的浪花上,闪烁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灵光。可以说,苏州正是靠着“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作指引,才能时刻保持强大的生命力,走在江苏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前列。正如纪录片《中国大运河》第8集“未完的工程”说得那样:“(大运河苏州段)对于驶向未来的航程,今天永远是起点。”

2.品味源远流长的苏作文化盛宴

“何以最江南,君到姑苏见。”大运河苏州段悠悠橹声、点点灯影中,彰显着苏作工艺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历经千百年传承,苏作工艺不仅凝结着江南文化,也是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千年流淌的大运河苏州段,既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也孕育出了无数的能工巧匠。由五洲传播中心与日本BSJAPAN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京杭大运河》,片中主持人田边诚一围绕苏州“工匠技艺”展开探寻,走访曾经的御用砖窑、工艺扇、苏绣工坊,观赏沿京杭大运河北上的皇室贡品,与非遗传承人对话学习。在参观凌云扇厂时,苏州凌云扇厂·盛风苏扇创始人、中国制扇工艺大师盛春在纪录片中将苏州、苏扇与大运河的关系向田边娓娓道来,向田边传递苏扇的魅力。

“苏绣”为苏州刺绣之简称,清代时成为中国四大名绣之首。苏绣一直是苏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工艺美术。由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电视中心与台湾庚云国际广播有限公司合作拍摄的18集纪录片《京杭运河两岸行》,该片第4集“天堂新游园惊梦”浓墨重彩介绍苏绣“双面绣”。“双面绣”就是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像。片中介绍的苏绣大师姚建萍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在经纬交错间,指尖轻挑,勾勒出一幅幅完美的画卷。片中呈现的经典“双面绣”作品:一面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黑白分明,绝无一丝杂色。另一面则是一双金丝猴母子,金红白绿四色巧妙搭配,绝无半分生硬之态。精致灵巧的苏州人在大运河文化的润泽下,用活脱脱的“双面绣”展现出心灵手巧的苏作风采。

3.承载地域记忆的文化身份认同

泱泱华夏,运河花开。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域的人文记忆,是民族之根。无论是纪录片《中国大运河》《遇见大运河》,还是纪录片《大运河》《话说运河》《京杭两岸运河行》等,这些运河题材纪录片用影像呈现的苏州园林文化、苏州工艺文化、苏州建筑文化、苏州丝绸文化、苏州水乡古镇文化、苏州戏曲文化、苏州评弹、苏州民俗文化等,它往往蕴含着苏州传统文化中最精髓的根源,保留着地方文化身份的认同感,传承着代表苏州文化身份的原生态的生活习俗、行为规范,承载着一个地方特有的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

“古老的大运河蜿蜒于华夏大地,翻卷起一幅幅壮丽的画卷。历史的沉浮、朝代的更迭、城镇的兴衰也镌刻在浒墅关千年流淌的岁月中。潮起潮落中,又涌现出多少感怀的故事。”这是纪录片《运河的儿子》当中的开场白,而片中的主角,正是土生土长的苏州浒墅关人吴是穆,他与古镇的羁绊始终与运河之水相连,成为了浒墅关和运河之间千千万万的纽带之一,被人称为“运河的儿子”。片中吴是穆等人根据清代画家王翚所绘的《康熙南巡图》,复原清代浒墅关大运河沿岸风貌景象,复制区域总计2万平方米左右,南起兴贤桥,北至南津桥,涉及15座桥梁、17条里弄、10个单体景观和无数的老店铺。在片中,他们对古镇的追忆、感情提炼成一个个亮点,用手中的绝活,变化出一件件运河古镇景观微缩作品。纪录片《运河的儿子》让历史的繁华记忆和时代的文化认同相互加持,邂逅一份静谧,感怀千年历史。

千百年来,大运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苏州人。在纪录片《京杭运河两岸行》第4集“天堂新游园惊梦”中,伴随着苏州评弹表演的吴侬软语,主持人在砖瓦石块间寻找老苏州人的真实生活。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推出的8集纪录片《运河故事》中说道:“走进山塘街,在喧嚣的弄堂里,不经意间,依然能欣赏到悦耳动听,缠绵悱恻的昆曲。”一个个镜头、一幅幅画面,留住苏州千年古城的历史文脉,集中融入在苏州古城的街巷肌理之间,定格在地域文化的乡愁记忆和文化认同中。

大运河苏州段以水波为曲、桨帆为歌,既是中国古代的互联网,也是中国今天的“大河唱”,生生不息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绘就了一幅姑苏繁华图。“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条大运河,映照着多少情怀。在漫长的时光里,和着水的节拍,是对苏州这方水土深沉的爱!和着水的节拍,我们坚信:“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苏州必将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姚冠新 黄杰.充分挖掘大运河历史凝练的精神文化[N].新华日报,   2019-10-15.

[2]丁刚.由京杭大运河开始的探秘之旅[EB/OL]. 2019-06-29.环球网.https://opinion.huanqiu.com/article/9CaKrnKldoo.

[3]雷凯虹 张健.时空、资本与惯习:大运河文化纪录影像的叙事路径分析[J].传媒观察2020(12).

[4] 刘巍巍.苏州:建设“运河十景”激发大运河文化带活力[EB/OL].新华网,2020-11-09 .https://www.xinhuanet.com/2021-01/13/c_1126979178.htm.

(作者系常熟市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