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中明
摘 要:泰州稻河古街区,是一片泰式民居古建筑群,始建于明初。瓦椽飞檐,镂空花窗,深巷弯转,荡气回肠,犹如一轴铺展的古城风景画,诗意地营构别样的栖居情愫,涌动着古往今来的尘世幸福。
关键词:泰州;稻河古街区;民居古建筑群;诗意栖居
稻河古街区,在一湾流水的滋养中,把市井文化的鲜活灵气,涌动至错落有致的丰富经纬里。这片泰式民居古建筑群,泰州最大,明初始建,面积16.8公顷。涵西五巷分居东西,稻河草河贯穿南北,瓦椽飞檐,镂空花窗,一轴古城风情里铺开的淡雅图画,诗意营构着别样的栖居内容。
转弯抹角情绕深巷
“转弯抹角”,又叫“左右逢源”,即把拐弯墙体,截取直角而成开阔斜面,方便通行。去直留空,在中国古民居中较为罕见。数百年来,这里畅通无阻、安居祥和的人居气息,润染着古街洗不去的本色情调。泰式民居便利交通、惠泽百姓,拳拳民本情怀,在城市的浅灰基调和固有灵魂里依依流韵。
泰州民间有句俗语——“进了五条巷,如喝迷魂汤”,百姓烟火淋漓的生活内容,千回百转、荡气回肠。左弯右拐,人流交织,商贾云集,脚步匆匆。时空变幻中重视百姓日用的市井画图,在青砖黛瓦、滴水猫头的记忆链条中,凸显古城文化基因里的性情与审美。
罕见古宅工艺流芳
“九十九间半”的周氏住宅,规模、工艺在华夏古民居中极为鲜见。为方便防潮除湿,用倒扣陶盆架空地面,撒上米糠并铺设方砖,走过时可发庄重的共鸣之音。当代近乎绝迹的“响厅”工艺,在淡雅的古街诗行中灵气飞扬。照壁、轩廊、雕花、石鼓,千锤百炼响透历史的泰式工艺,惊艳了古街时光,在居家生活的淡雅滋味中,显现品质创造的灵动与曼妙。
崇尚文化书香萦绕
“敬惜字纸”,即用嵌于墙体的龛盒,收集纸张。古时纸张稀缺、文化珍贵,泰州人以虔诚之心敬畏文化、崇尚环保,一种积淀已久的良好风尚,在生活阡陌和老巷色调里流转自如。
云卷云舒,真情烂漫,岁月沉淀下来的崇文传统,随久远的琅琅读书声,浸润在街巷肌理与情调中。满街书卷气,书房立风景,五巷小学童音响时光,文化展厅翻阅厚重人文。坐在书香中,性静情也逸。浸染光阴的书味古街,浓淡相宜的诗意画轴,“儒风之盛,夙冠淮南”的古城风韵缭绕在时空。
水润街巷生活味道
中国文化的地标上,独一无二的古井博物馆,展示着汉代以来的古井群。古井以一孔孔生活的清亮,映照着稻河人家清明上河图。时光流转,水井脉脉,泉眼连城脉,滋养众生灵。
水润过的生活大不同,漕运的帆影,运盐的喧闹,商行百货,集市人流,点点墨韵透入城味,烟云水气生生不息。百姓繁衍生息,古街安详如画,水味古街沉积的内容,意蕴深深。
现代生活的脚步,叩击着街区的灵魂与气韵。浪漫的萨克斯缠绵缭绕,时尚的霓虹灯绚丽映照,茶吧、酒吧、咖啡馆在古朴与现代中流香溢彩,各式店铺在时空交错中漫溢浓厚的泰州味道。
稻河古街区,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喧响,涌动在古往今来祥泰之州尘世的幸福里。
(作者单位:泰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