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最美】暖暖哒!泰州第一位男性“教师妈妈”陈锦华 十年对留守儿童的打开方式全是爱

来源: 编辑:陆楚媛 08-25 16:15 查看数:0 评论:0

56岁的陈锦华是泰州市海陵区一名从教37年的乡村教师。10年前,他和同事拥有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身份——“教师妈妈”,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关爱留守儿童,无微不至地呵护这些“子女”的成长。前不久,陈锦华入选央视2018寻找最美教师候选人。

用爱去陪伴 成为留守儿童的“亲人”

学生眼中的陈锦华,像爸又像妈!

(点开小视频,暖暖哒)

成晟熙是泰州市实验小学东校区六年级学生,他口中的陈校长正是该校副校长陈锦华。一年前,陈锦华和成晟熙结对帮扶,让小晟熙感受到了亲人般温暖的爱。小晟熙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他和奶奶一起生活,为了补贴家用,奶奶也要在附近打工,无奈之下,只得将小晟熙反锁在家中。由于缺少亲人陪伴,小晟熙性格内向,不善言辞。陈锦华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化身“暖心大白”,时常光顾小晟熙的家。

爱心“熊抱”↓

成晟熙说:“记得有一次,我一个人在家里没有人陪,特别想爸爸,然后,陈校长就来了,陪我说话陪我聊天,还教我写作业,一直到奶奶回来,大概有三个小时。”

陈锦华说:“陪伴是在校内的陪伴,因为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我们在进行交流的时候,进行辅导的时候,家访的时候,都是一种陪伴,然后课外活动的时候我们给他一定的陪伴。”

在陈锦华的爱心陪伴下,小晟熙变得阳光开朗了许多。今年5月,他向奶奶提出,需要更多陪伴,奶奶可以在周六、周日外出打零工,并且将他“外带”上,为此,祖孙俩还写下了“保证协议”。在成晟熙的奶奶唐素娟眼中,“陈校长就像神医喜来乐一样的,就是不图名不图利,平常我们不知道他就来看孩子了。在思想上就好像有一种精神支柱,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就有了向前奔跑的方向。”

“妈妈教师”成为爱的风景线

小晟熙只是陈锦华结对帮扶的对象之一,十年前,身为泰州市实验小学老师的陈锦华留意到在校学生中50%以上是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还有为数不少的孤贫儿童。由于缺少心理关爱、缺乏感情寄托、缺失家庭教育,不少孩子学习习惯及生活自理能力差、内向、自卑、敏感、性格孤僻,如何给这些孩子跟同龄人一样的幸福童年?在陈锦华的倡导和推动下,学校36名女教师与58多名留守、孤贫儿童结对,并且取了一个温暖有爱的名字:“教师妈妈”,陈锦华成为了全校第一个男性“教师妈妈”。

泰州市实验小学老师陈雪蕾说:“我觉得首先当时他的发起,他是非常有想法的一个老师,确实是我们这个地区的学生,留守儿童或者单亲家庭的儿童很多,我们在城区孩子享受很多非常丰富的童年生活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孩子们。”

陈锦华说:“作为教师关爱每一个孩子,也是我们所有教师的职责,所以无论是女教师也好男性教师也好,都应当有这一份爱。”

陈锦华结对的第一个学生叫小飞,是流动儿童,小学六年级转到学校来,因为父母忙于生计,很少管到他,小飞成了一个“网瘾少年”。

陈锦华说:“我们到网吧去找过他,我们到桥洞里面去找过他,因为他夜不归宿,晚上睡在什么地方呢?有时候就是睡在桥洞里,草垛里,我们是这样去寻找他,然后我们也通过村里面的干部,通过派出所进行联系找他。”

陈锦华通过点滴的关爱让小飞与网瘾进行“抗争”,隔三差五给小飞写上一封信,与小飞交心。后来,陈锦华将和小飞相处的一年多心路历程整理成册,很多老师深受震撼。陈锦华告诉记者:“在我的努力之下,这个孩子最终能够从小学顺利毕业上到了初中,然后在初中的时候我又跟踪了他半年,虽然他没有能够在学业上面有所成就,但是他现在走上社会,变成一个正常人,能够自食其力了,也是我们做老师的感觉到欣慰的。”

十年来,陈锦华帮扶结对的留守儿童有十多位。在陈锦华的影响和带动下,“教师妈妈”团队从一所学校扩展到海陵全区学校,团队从原先的36人发展壮大到222人,帮助留守、孤贫等特殊儿童千余名。这些年,在泰州教育领域掀起了争当“教师妈妈”的热潮。全市五万多教师中,关爱留守、孤贫儿童的先进事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教师妈妈”精神的传承已经成为泰州市新时期教师师德建设的一抹亮色。2014年,陈锦华成为感动江苏教育人物——最美乡村教师,就在前不久,他入选央视2018寻找最美教师候选人。

学生比心“陈妈妈”↓

泰州市实验小学老师张爱贞说:“我们能够把这个活动能够长久地深入地开展下去,我们更多的是受到陈校长爱的感召力量的影响。”

陈锦华说:“这条路,特别是教师妈妈关爱行动,我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无论是工作岗位上包括以后退休,都会持续地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

来源:海陵教育发布

编辑:陆楚媛

初审:赵倩倩

终审: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