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安娜亲笔信被永久珍藏
- 21-11-16 10:12:41
- 阅读量:0
11月8日,一场特别的捐赠仪式在泰兴市党史方志办公室举行。刘伯厚烈士的孙女、孙女婿刘京生、吴建华夫妇,亲手将红色特工沈安娜写给他们家人的一封书信无偿捐赠给泰兴市档案馆永久珍藏。
沈安娜写给刘伯厚烈士儿子刘维南的信
沈安娜对泰兴教育充满期待
“维南同志:四月二十八日在沪和你通电话,进一步了解到刘老师和泰兴县中的情况以及你推荐访问的汪、黄二老,非常感谢……”这封信是沈安娜1990年写给刘伯厚烈士儿子刘维南的信件。
“今年8月中旬,我们整理父亲(刘伯厚之子)遗物的时候,发现一封沈安娜写给他的信。”刘伯厚孙女婿吴建华介绍,这封信讲述的是沈安娜参观泰兴时的经历,她对泰兴的教育充满期待。同时表达了因身体原因没法前来看望刘维南的歉意。信中表达了对爱国主义启蒙老师刘伯厚的缅怀和崇敬之情,并打算写一篇文章来怀念恩师刘伯厚。
刘伯厚是她爱国主义启蒙老师
沈安娜(1915-2010),泰兴人,中共特工。1935年打入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任书记员,为党搜集情报。1938年至1949年,在周恩来的指派下,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做书记员,以国民党特别党员身份作掩护,在蒋介石主持的党、政、军、特高层会议上为党搜集大量重要情报,并从未暴露,被誉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刘伯厚,1886年生于泰兴市焦荡乡头圩村一个农民家庭,从事教育工作30年,是泰兴地区知名教育家。“九一八”事变后,刘伯厚组织学生宣传抗日,并起草宣言,动员群众捐钱捐衣,支援东北义勇军。新四军东进黄桥后,刘伯厚大力宣传抗日主张,1941年夏被选为泰兴县参政会议长,同年秋兼任泰兴乡村师范校长,继任苏中三分区联合师范校长。当时战事频繁,校址屡迁,采取游击方式办学,往往膝盖为桌,背包当凳,席地而坐,随时转移。他虽年近花甲,仍和师生们一样,热天睡门板,冷天卧地铺,坚持办学。1944年春,他带领联合师范全体师生,跋涉200多公里,穿过敌人封锁线,到达宝应县境,继续办学,培养了一批革命干部,被誉为“烽火硝烟中的教育家”。1946年11月25日,他随军北撤,在阜宁遭敌机轰炸,为浓烟所呛,气管炎急剧发作,次日不幸逝世。
“沈安娜对爷爷的评价是:刘伯厚是她爱国主义启蒙老师。沈安娜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启发,参加了革命,然后打入国民党的核心部门,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成为著名的谍战英雄。”刘伯厚孙女婿吴建华说。
后来,沈安娜所写的《怀念爱国主义启蒙老师刘伯厚烈士》这篇文章,在《刘伯厚烈士碑揭幕纪念集》中发表。
沈安娜书信将作为爱国主义教材
“很幸运,收到了刘京生、吴建华夫妇捐赠的沈安娜的这封书信。这封信让我们更加缅怀刘伯厚烈士,也一定会把这封书信保存好、利用好、宣传好。以此,作为我们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泰兴市党史方志办公室党史科科长辛仕表示,将规范保管、深入研究沈安娜留存下来的珍贵资料,进一步挖掘其思想内涵,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宣传利用好蕴含其中的精神财富。
来源:泰州新闻网
编辑:徐佑阳
责编:邵晓霞
审核:唐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