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奋进|泰州: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源: 编辑:曹佳蓉 2025-11-21 19:36:00 查看数: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四五”以来,泰州始终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在教育强市建设新征程上奋力奔跑,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攀升。

位于海陵区东部的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启航路校区,今年秋学期刚刚投入使用。学校从筹划到建成历经两年多时间,投入使用后,就有500多名初一新生入学就读,满足了很多家长和学生在家门口上一所好初中的心愿。

近年来,泰州着力破解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问题,优化“集团化”格局,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创造空间。目前,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教育集团三个校区通过统筹安排、统一调配师资力量,一体化开展教研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

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启航路校区副校长刘华说:“就我们整个教育集团而言,整个教学方面目标是一致的,方向也是一致的。下一步集团化办学,主要是想把三个校区的师资和资料的联系更加地进行融合,把这个教学理念融入到了课堂,从而提升课堂的时效性,提升我们整个教育集团的教学质量。”

“十四五”以来,泰州大力推动学校项目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134亿元,新(改、扩)建学校建设项目199个,新增学位9.77万个,有效缓解了学龄人口高峰时期的入学压力。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名校+”教育集团135个,其中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100%,新建校、农村校和薄弱校参与集团化办学比例100%。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十四五”期间,泰州连续三年“新春第一会”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纵深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教育内涵质量。凤凰小学在课后延时服务中,结合学校社团建设推出特色课程,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兴趣。

学生卢子潇说:“我们这个社团叫e创-maker社团,平时会在这里学习一些编程内容,到时候让机器人开始移动去完成任务。这个比赛让我觉得非常的有趣,学到了一些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泰州市凤凰小学教育集团洪泽湖路校区副校长王萍说:“我校坚持以五育并举,科技赋能为导向,打造兼具全面性与创新性的特色课程体系,将课后延时服务与特色社团深度融合,社团总数达到了近200个,切实地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从“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泰州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坚持减负与提质并重,重拳治理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加强校内优质教育资源供给,“5+2”模式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求学生100%“全覆盖”。

泰州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宗永安说:“我们开展‘双减’工作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切实减轻学生和家长的学习负担、经济负担、接送负担。2024年全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检测报告显示,我市参加测试的小学、初中学生学业质量水平、学业负担指数、学业压力负担指数、社会和情感指数等情况均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城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离不开高等院校的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泰州持续推进中、高职和本科一体化办学,探索“车间进学校,课堂在车间”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新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生产场景中提升专业技能。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与蓝思精密、太平洋精锻、兴达钢帘线等13家企业达成协议,通过全面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精准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张亚萍说:“我们学院致力于服务泰州大海新晨现代产业体系,紧密对接泰州千亿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海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与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共同实施订单班学徒培养。近五年毕业生在泰就业率保持在50%以上,持续位居全市前列。同时,我们为企业员工开展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数控机床高级工等专项培训,为泰州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过去的五年,泰州深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落子中国医药城。泰州学院成功划转为省属公办本科高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独立学院办学水平在全省同类学校中位居前列。面向“十五五”,泰州将始终以最好的资源、最强的改革、最大的关爱支持教育,精准回应群众关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泰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万永良表示,全市教育系统将坚定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殷切期盼,以资源优化促进教育公平,以提质增效夯实发展内涵,致力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深入实施铸魂强师行动,打造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育人模式,在精准提质与暖心服务中,努力成就每一个孩子的出彩人生。同时,将强化产教融合战略链接,赋能泰州现代产业体系能级提升,以教育的主动担当服务区域发展大局,绘就人民满意教育的时代新答卷。


记者:徐少卿 朱浩民 王彬彬 徐晨曈 周羽淇(实习)

编辑:钱宇璇

责编:陈丹丹

审核:戈俊巍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