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姜堰|科技赋能 农业褪去“汗水”旧貌换“智慧”新装

来源: 编辑:曹佳蓉 2025-11-08 19:30:00 查看数:0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将启新篇,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命题。在姜堰区,从“无人收割”的良田,到“智慧养殖”的现代鸡舍,农业正褪去“汗水”的旧貌,换上“智慧”的新装。这条科技强农、改革兴农的时代考题有了“姜堰答案”。

金秋时节的姜堰,稻浪翻滚,满目金黄。在姜堰区娄庄镇朱翟村的富安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台新加入的无人收割机正驰骋田间。它与传统收割机最大的不同在于能减少轨迹偏差,提高作业质量。

姜堰区娄庄镇朱翟村富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恺说:“通过北斗卫星的精准定位来实现厘米级的控制,确保粮食的颗粒归仓。”

相较于需要驾驶员频繁休息的传统收割机,无人收割机一旦设定好程序,便可24小时不间断作业,单台日收割能力高达240亩,通过手机,一人还可同时操控多台机器协同作业,生产效率实现“质”的飞跃。由于“新质生产力”的加持,2025年姜堰区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大提升,稻麦全程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90%。当智慧科技在田野间大显身手时,位于大伦镇的和盛集团家禽交易平台也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一大早,周边的养殖户便陆续将商品肉鸡运送过来,分拣、过磅、装车后发往全国各地农贸市场。

姜堰区大伦镇家禽养殖户曾祥胜说:“我们每批鸡出栏量大概在10万左右,一年出栏量在36万到40万之间,不愁销售。鸡出栏以后,公司保价回收,毛利润一年在130万左右。”

养殖户口中的“公司”,正是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和盛集团。它采用“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统一提供鸡苗、饲料、技术和销售,而养殖户负责智能鸡舍的日常管理。智能化的魅力远不止于此,通过物联网技术,企业总部的技术人员在电脑或手机上就能远程调控所有合作鸡舍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等生产要素,让“无人值守、智能养殖”成为现实。

和盛集团泰州公司行政办公室经理蓝华说:“和盛集团泰州公司销售平台每天上市量3万只左右,年销售达1000万羽,营业额达到3亿元左右,带动周边的养殖户将近300户。”

今年以来,姜堰区统筹各级财政资金1200余万元,用于支持智慧农业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涉及9个项目,覆盖大田种植、设施栽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各领域。姜堰正用科技这把“新钥匙”,打开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从“靠天吃饭”到“数据当家”的乡村振兴“丰收门”。


记者:陈小康 李圣柏

编辑:汤晨洁

责编:余盈

审核:戈俊巍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