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三夏大忙即将来临 各地高效推进机械化育秧
临近6月,泰州各地即将进入三夏大忙时节。随着在田小麦成熟在即,各地农户紧锣密鼓地开展“流水线”育秧工作,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在兴化市千垛镇五方家庭农场,金黄的麦浪层层叠叠,即将开镰收割。在麦田一侧的一处大田里,几十名工人正在秧池里不停地忙活,送盘、覆土、播种、叠盘,各项工序有条不紊。农场负责人介绍,通过采用智能化育秧流水线,平均几十秒就能生产出一盘标准化秧苗。这家农场共有麦田640亩,预计6月初全部收割结束,然后经过10天左右翻耕整理和沤田,就能开展机插秧播种。
这两天,靖江市斜桥镇种粮大户何亚明也在忙着育秧,为他承包的1200亩大田做好准备。随着自走式育秧播种机不断前行,铺底土、撒种、覆基层等工序一气呵成。同一时间,靖江市西来镇封家村的种粮大户高玉华,也在为即将到收割期的580亩小麦田,提前做好水稻育秧。
自育秧工作开展以来,靖江市农技部门提前发布育秧技术意见,上门开展技术指导,引导农户抢抓适期,保证秧苗适龄移栽。目前,当地育秧工作已经基本结束。
今年,各地广泛运用机械化育秧技术,有效解决水稻生产中育秧技术缺乏、劳动力不足、成本较高等问题。在海陵区九龙镇的一处水稻集中育秧现场,机械化水稻育秧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转,不一会儿,一块块长方形的育秧盘成品就新鲜“出炉”。
海陵区宏图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孟宏小说:“采取机械化育秧,播种比较均匀,可以达到省时、省力、省工的一个效果,像传统人工育秧每天最多完成2000盘,现在机械化育秧日均产量超8000盘,200亩左右,效率提升4倍以上。”
据介绍,这处育秧基地在开展传统水田育秧的基础上,增设了大棚育秧模式。这种新型育秧方式不仅能有效抵御寒潮、冰雹等自然灾害,还具备分批培育秧苗的优势,可灵活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时节的插秧需求。
孟宏小说:“集中育秧不仅发芽率好,成苗率高,秧苗质量也高,病虫害还少。”
水稻要丰产,育秧是关键。农技专家提醒广大农户,在“三夏”大忙来临之际,要在做好夏熟粮油收获的同时,因田因时抓好水稻育秧工作,加强秧田期管理,培育适龄壮秧,夯实水稻丰收基础。
兴化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粮油科农艺师王正波说:“机插秧育秧播种后及时上水,出苗前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缺水补水。要根据植保部门发布的信息,开展灰飞虱、稻蓟马、稻叶瘟等秧田期病虫防治。移栽前2-3天用好‘送嫁肥’‘送嫁药’,做到带肥带药移栽。如果预计移栽期推迟,可在2叶1心期,用15%的多效唑进行均匀喷雾,以控制秧苗高度,增加秧龄弹性。”
泰州台综合报道
编辑:汤晨洁
责编:悦鸣
审核:戈俊巍
- 赛事|城市足球联赛第二轮 泰州队客场挑战盐城队2025-05-25
- 关注|部分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2025-05-17
- 演出|梅韵流芳惠民心 “茉莉花开”绽异彩2025-05-17
- 慈善|重症父亲为儿子求助2025-05-17
- 关注|“小”针头解决“大”疼痛 中医浮针疗法受欢迎2025-05-17
- 关注|2025年泰州市水上搜救综合演习举行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