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教育|泰州:坚持“强教必先强师” 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来源: 编辑:陈欢 2025-05-09 19:10:00 查看数: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泰州市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置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聚焦师德师风建设、专业素养提升、体制机制改革三大领域,探索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徐霞燕是泰州市扬子江初级中学的英语老师,由于业务突出,去年,她加入到泰州市初中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两年时间,徐霞燕需要学习六大模块的知识,完成至少上一节地级示范课、至少开展一场县区级以上的学科讲座、每年至少在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类刊物上公开发表一篇学科论文等“七个一”任务。

泰州市扬子江初级中学老师徐霞燕说:“泰州市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为我提供了系统化、高水平的培养和指导,极大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像徐霞燕这样的初中学科领军人才,全市还有86位。2023年,泰州市启动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分学段有序推进。同年,启动了高中阶段人才培养计划,遴选55位学员开展为期两年的培养。

搭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三级骨干教师培养平台,将表现突出的优先纳入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名师工作室。截至目前,全市已打造出50个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100个市级以上“四有”好教师团队,逐步形成具有泰州特色的骨干教师成长路径。

泰州市还针对城乡间、校际间、学段间教师资源不平衡现象,聚焦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连续出台多份文件,深化教育改革,并将教师置于改革的关键位置,让优秀教师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下午的第三节课,在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课堂上,王永琳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班会课。拥有40年教龄的她曾多次获评“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去年,王永琳老师加入“银龄优教”计划,通过层层选拔后,退休已两年的她再次站上讲台,解决了学校教师临时性短缺问题。

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老师王永琳说:“银龄计划,让我的教育智慧不再封存在退休证里,而是成为流动的活水,既灌溉新苗,又让自己获得成长。”

近年来,泰州在优化教师招引方式上做足了文章。将优秀教育人才纳入泰州“凤城英才计划”,专门出台引进培育管理实施办法,加大教育领军人才、骨干人才等紧缺人才的招引力度;增加中小学校在教师招聘中的话语权,符合条件的学校可以自主招聘教师,对特别优秀的人才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协议年薪制;增加优秀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吸引和激励学生填报重点师范院校以及“双一流”高校师范专业,提前储备一批紧缺学科教师。

在建强教师队伍过程中,泰州市坚持将教育家精神宣讲和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必修模块,融入教师日常管理和培养培训全过程,每年开学前上好师德师风“开学第一课”,确保新教师上岗培训师德教育不少于20学时,其他教师每年不少于10学时。

泰州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四级主任科员贾寅龙说:“通过推进师德教育、监督、激励等方面的机制建设,既注重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着眼未来教师长远发展,积极探索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教育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今年,泰州市还将筹备建设师德师风教育基地,梳理泰州教育文脉传承,展示古今名家教育思想,弘扬教育家精神内核。

泰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万永良表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优化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探索推进以面向全员、瞄准高端、提升薄弱、项目推进为内核的卓越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师重教浓郁氛围,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泰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记者:王彬彬 孙渝 宋兆政

编辑:钱宇璇

责编:陈丹丹

审核:戈俊巍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