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打造人民满意交通枢纽城市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地级泰州市组建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交通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泰州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全市基本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泰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常泰长江大桥是泰州在建的一条重要过江通道,8月11日,大桥主塔完成塔座及下塔柱底节混凝土浇筑,主桥全面转入塔柱施工,标志着这座世界最高斜拉桥主塔开始“长个儿”了。
中交二航常泰长江大桥项目部副经理兼副总工程师陈建荣说:“8月3号到10号把塔座和四个塔肢的首节段施工完成,我们首节塔座和塔柱是我们主塔最大的一个承力结构。”
常泰长江大桥主跨1176米,在长江上首次采用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三体一位”的过江方式,其中主塔设计总高352米,分为上中下三节塔柱组成,其中下塔柱由四根向外倾斜的塔肢构成,外形像一颗钻石伫立在江面。
25年来,泰州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一年一个样。建市之初时,泰州没有一条过江通道,如今已经建成的江阴大桥、泰州大桥“两桥跨江 比翼齐飞”,成为沟通大江南北的主动脉;常泰长江大桥、靖江江阴长江隧道全面开工,泰州实现“双通道”同时在建;江阴第三过江通道、张(靖)皋过江通道也在报批相关审批手续,泰州融入苏南的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
在快速路方面,建市之初时,泰州的快速路里程为零,2011年,市区第一条高架公路——东环高架开工建设。目前,泰州市区已经建成东风快速路、永定快速路、站前快速路以及东环高架北延工程,初步形成了市区环状快速路网。
姜堰南绕城快速化改造项目是泰州在建的又一条快速路,其中溱湖大道互通是全线唯一的一个枢纽互通式立交,目前主体工程量已经完成过半。
姜堰南绕城快速化改造项目溱湖互通现场施工员潘俊秋说:“我们力争在2022年春节前完成溱湖互通这个区域的施工任务。”
这些天,在姜堰南绕城快速化改造项目现场, 800多名施工人员克服疫情影响,奋战在工地上,争取在10月底前完成全部桩基施工。
中交二航姜堰南绕城项目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张玉超说:“目前我们桥梁桩基已完成85%,墩柱已完成50%,项目力争按合同要求完工。”
高速公路方面,1996年泰州境内仅有宁通公路泰州段一条高速公路,全长46.16公里,如今全面形成了以沪陕高速、启扬高速、盐靖高速和阜溧高速为骨架的“两横两纵”井字型高速公路网,实现由“县县通”到“县城通”。预计“十四五”期间,泰州还将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里程约270公里,总里程达600公里。
干线公路快速提升,农村公路惠及万家。1996年,全市各地农村公路多为土路和砂石路,基本达不到等级公路的标准。如今,泰州的农村公路品牌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从2015年开始,市交通运输局着手打造全省首个农村公路市级品牌----“泰美农路”,形成了以三市三区各有品牌为骨干的“1+6”农村公路文化品牌集群,泰州农路品牌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走出泰州、进入全省前列、跻身全国十佳。
开通铁路、发展航空是泰州人多年的梦想,地级泰州市成立后,历届市委、市政府不懈努力、积极上争,铁路新长线、动车宁启线、高铁进京达沪已不再是梦想。扬泰国际机场一期扩建工程建成投运,二期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启动,泰州交通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截止到2020年底,全市综合交通网(公铁水,不含管道)总规模达1.26万公里。其中,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公路网密度为1.72公里/平方公里;航道总里程2550.23公里,航道网密度位居全省第一;泰州港突破3亿吨大港目标,排名跃升至长江流域第4位。
泰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铁路办主任李龙根说:“坚持一手抓当前在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确保今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5亿元的既定目标。同时一手谋长远,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推动高铁、过江通道、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及港口航道等方面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努力实现‘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高质量更大规模的突破。”
全媒体记者:严 伟
通讯员:陆 坚 单莉茹 刘洋森
编辑:余 盈
责编:邵晓霞
审核:唐 波
- 泰兴|项目建设量质并举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2025-04-21
- 靖江|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民营经济“跑”出加速度2025-04-21
- 聚焦|2025江苏兴化“千垛美路”公路自行车邀请赛激情开赛2025-04-20
- 关注|800余套“战舰回家乡”主题纪念邮折将赠予来访官兵与市民2025-04-20
- 震撼|海军军乐队奏响激扬深蓝曲 “水兵母亲城”感受磅礴强军力2025-04-20
- 项目|第137届广交会第一期展会收官 泰州参展企业初战告捷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