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郑板桥的“家”里荷花开了!
郑板桥故居的拥绿园里,一池睡莲开了。时值盛夏,荷花也将迎来盛放期!
从叠石为山的花池,走到竹影扶疏的回廊,果真心旷神怡。
沉浸之时恍然明朗,眼前之光景,就是板桥书画里的兰、竹、石啊!
郑板桥 兰竹石 184cm×93cm 上海文物商店藏
郑燮 兰花册
乾隆辛酉(1741年)作
形式:册页(十二开) 水墨纸本
尺寸:28 x 38.7 cm.,约1.0平尺(每幅)
若是对照着一景一物,打开板桥的书画作品,岂不就是一次“审美实操课”?
从板桥故居踏入,即见南北8间的清代民房建筑,粉壁黛瓦,兰竹萧疏。
板桥偏爱青竹,几乎“无竹不居”,这是他对自己生活理想和爱憎态度的表白。他画的墨竹,劲拔挺秀、磊落潇洒,可以说是板桥崇高气节的写照。
郑板桥( 1693-1765) 竹石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763年作
154×83 cm
室内陈列着古铜色的郑板桥塑像、板桥墨迹的复制品及板桥老人的生活用具。
正屋、门楼、小书斋、厨房虽简朴却清幽,这与郑板桥淡雅的审美情趣、淡泊名利的人生观相呼应: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在板桥书房里,便可透过窗纸,欣赏竹影;
立于窗柩前,推窗即见一池夏荷圆滚翠绿,松柏滴翠倒影水上。
想必板桥老人也曾“卧游松下听风”,享受“柏树庭前度夏”的闲居生活。
郑板桥画像
环花池漫步,四周玉石堆岸,水榭从驳岸突出;
一步一换景,又见高大的翠柏亭亭如盖,曲桥横卧清波之上。
咫尺之地,营造出一番山水真趣。板桥画“竹”也是如此,方寸之中、毫厘之间,极尽“墨竹”之意趣。
信步板桥故居里,竹、石、兰、松、柏,一枝一叶总关情,无不体现着板桥的“美商”与气格。
来板桥家中,感受一次“审美实操课”吧。
来源:兴化文旅
编辑:今昔
责编:岑丹
审核:戚翔 闻栋
- 视觉|“极危”捕食“濒危”2024-09-09
- 视觉|穿越7000年,假如草堰港先民也有年夜饭2024-12-17
- 视觉|听!靖江的冬日美景“鸣奏曲”2025-01-04
- 视觉|冬捕大纵湖:生态渔业奏响丰收乐章2024-12-28
- 视觉|“顶流国宝”来泰州了!2024-12-27
- 视觉|泰州,何以五“福”临门?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