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历史景观“再现” 重拾老城“回忆”
历史文化景观是融通古今、传承文化、繁荣城市的重要载体,承载延续着历史的经脉和变迁,存储着不可再生的人文生态以及城市记忆中最为深刻的文化遗迹。
△南城河边的仿古城墙
近日,随着观海门历史建筑景观群的建设热潮来袭,我市挖掘历史印记、重塑老城风貌的进程又前进一步,越来越多“复活”的历史景观正以各种不同形态,逐步点缀着老城人居环境,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深度融为一体、共同发展。
历史文化街区重拾“东门”记忆
△观海门盛家大厅复原
观海门,即老城居民口中常说的“东门”。明清时期,这里是古县城的东城门,历史上,城门附近曾坐落着明末清初大户宅院盛家大厅,雄伟壮观,与盛家大厅有关联的荷花池、青莲阁等园林建筑也镶嵌其间,精妙绝伦,景致宜人。
观海门文化街区选址所在的骥江东路北侧、东兴街西侧,便覆盖了这块历史底蕴深厚的区域。街区专门辟出西地块,作为历史文化风貌区。
小编了解到,观海门文化街区不仅重塑盛家大厅、荷花池、青莲阁等部分历史建筑景观,并且将依托这些文化资源,结合街区风貌肌理,串联商业街巷、艺术空间等,打造集文化体验、艺术展览、文娱活动、品质餐饮、新潮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景文旅商业示范街区,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市井气息,丰富老城业态。
口袋公园复现古城市井与抗英往事
△城墙造景刻录抗英斗争史
靖江市因地制宜,在老城区推进城市绿色空间的拓展,打造了一批赏心悦目的口袋公园。其中,位于老城中心区域的人民桥游园和南城河滨水空间最为特别。
两处口袋公园南临南城河,北靠迎宾路,位于人民路两侧紧邻而建,互为关联。两者均立足于场地的历史、记忆、人文、景观等,选取一体化的古城地域文化进行主题延伸,采用现代性建造技术与景观材料,创立了历史情景重构与空间感官上的体验,令人们在游憩中了解历史文化并得到启迪。
靖江老城,巷陌纵横,人来人往,穿行的是历史。在老城的喧嚣间,这两处口袋公园逶迤在人民路与南城河的交汇处,美化了老城容颜,重塑了历史景观,唤起人们对老城文化的追忆。
沿港景观带让古渡文化“不缺位”
△横港畔的谭公渡景观
靖江是江水托出的城市,长江渡口对这座城市来说,不可或缺。南城河往南约一公里的横港处,就是明代时靖江城的江滨所在。今天,这里的景观带内,建有一个仿古渡口“谭公渡”,将四百多年前的靖江官渡“带回”人们身边。
沿港景观带有机融合在城南闸北侧的横港北岸绿荫之中,渡口是这处景观带的核心特色造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古人南出城外,在渡口离别,也许就是这般惆怅。今天,沿港景观带内的微缩版渡口,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古时的景象,人们到此休闲,便可领略历史风情,了解老城史话。
近些年,靖江持续推进的老城有机更新行动,正是以这样的思维,不断提升城市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突出古城韵味,注重文脉延续,综合考虑周边交通、百姓生活等因素,在传承历史文化、擦亮老城品牌的同时,保护和挖掘乡愁记忆。
口袋公园里的靖江方言地雕景观可以阅读,街区可以漫步,文脉可以延续,文化可以感悟。未来,更多有林荫可纳凉、有历史可追寻、有故事可寻觅,满眼绿色、人行通畅、悠悠古韵与现代时尚融合的文化街区、口袋公园、小游园、景观带将展现在市民面前,让老城慢下来、静下来,让老城始终有“根”、有“魂”,有温度、有乡愁。
来源:靖江文体旅游
编辑:李子韵
责编:岑丹
审核:戚翔 闻栋
- 视觉|“极危”捕食“濒危”2024-09-09
- 视觉|穿越7000年,假如草堰港先民也有年夜饭2024-12-17
- 视觉|听!靖江的冬日美景“鸣奏曲”2025-01-04
- 视觉|冬捕大纵湖:生态渔业奏响丰收乐章2024-12-28
- 视觉|“顶流国宝”来泰州了!2024-12-27
- 视觉|泰州,何以五“福”临门?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