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海陵警方通报!

  • 24-11-17 15:34:29
  • 阅读量:0

近年来网络越发普及,“饭圈文化”日益流行。有“追星”爱好的未成年群体不在少数,有诈骗分子瞄准未成年人群体,布下“网络追星”的骗局。

近期,海陵区城东街道的小学生文文向海陵公安报警,称在网上追星被骗了8万余元。

据了解,近日,文文在网上看到一则广告。上面写着:明星QQ,请加888xxx。文文很喜欢歌星李某,就加了广告上的QQ号,对方称自己是歌星李某的“经纪人”,可以帮文文联系到李某,随后“经纪人”将其拉进一个QQ群。

对方告知文文,因其是未成年人,必须按群里的要求操作,完成后就可以加歌星李某的好友。否则违反规定,群主会“报警抓她”。

文文一听就慌了,连忙表示配合,她在群主的指示下,打开手机屏幕共享,点开妈妈的微信,出示了钱包、余额、银行卡及支付宝资产、手机备忘录等信息,还点开每个手机银行出示了银行账户信息。

几秒种后,她收到了大量的验证码,她又按对方指示,逐条出示了验证码信息。随后,对方又指使文文找到爸爸的手机,进行了同样的操作。几小时后,文文父母收到了很多条扣款记录,共被扣款8万余元,文文父母才发现是文文在网上被骗了,立即报警求助。

套路分析

1、骗子在各个社交网络平台发布“追星加QQ”、“艺人秒删”等广告,并留有联系方式,吸引未成年粉丝群体主动联系或加QQ等操作。

2、在受害人添加了QQ、微信等社交平台好友后,骗子以“未成年违规”“侵犯隐私”等借口恐吓未成年受害人,引起受害人的恐慌情绪,从而对骗子言听计从。

3、骗子诱骗受害人使用家长手机,打开屏幕共享的功能暴露家长的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验证码信息,随后盗刷家长的账户,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1、未成年人涉世未深、辨别能力较弱,家长一定要警惕各类针对未成年人的“追星”、“送游戏皮肤”、“抽奖”类型诈骗。要教育引导孩子正确、理性对待明星偶像,切勿相信网络平台陌生人信息。

2、网络水深,未成年人一定要在家长的监管下接触网络,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教育孩子切勿点击不明链接、安装陌生软件,各类充值请到官方平台。

3、如不幸遇到此类情况,请保存好各类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

一周反诈盘点

2024年11月8日至11月14日,海陵公安共接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9起,电诈类型刷单类诈骗8起,占比42.1%;冒充客服类诈骗5起,占比26.3%;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投资类诈骗各2起,分别占比10.5%;网贷类诈骗、买卖二手物品类诈骗各1起,分别占比5.3%。

辖区分布

本周,案件发生的主要镇街为:城南街道6起,占比31.6%;城东街道4起,占比21.1%;京泰路街道3起,占比15.8%;城北街道、城中街道各2起,分别占比10.5%;城西街道、苏陈镇各1起,分别占比5.3%。

受骗人员情况

从受骗人员看,男性9人,女性10人。从年龄看,20岁以下1人,20-40岁10人,40-60岁6人,60岁以上2人。


来源:平安海陵

编辑:李子韵

责编:刘丽

审核:戈俊巍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