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路观察:打造“标杆城市”,泰兴为什么“能”?为什么“行”?
- 22-01-30 21:03:19
- 阅读量:0
泰州市第六次党代会上,市委市政府对泰兴未来五年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定位:围绕产城融合,当好沿江地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协同提升的标杆城市。
蓝图已绘就,任务已明确。如何书写好新时代的“答卷”,泰兴必须靠实力说话,用实践作答。
标杆就是榜样,就是旗帜
“榜样要具有榜样的气质,要有理念的优势、发展的优势、治理的优势,领导干部要比人家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这是泰兴市委书记张坤对“标杆城市”的理解。
“泰兴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发展态势,决定着我们有能力有底气在区域发展中创一流、树标杆。”
这是泰兴人敢于担当、勇争第一的信心与决心。
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做标杆,要靠实力来支撑。”
这几年,泰兴转型发展,爬坡过坎,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泰兴攻坚克难,乘势而进,用奋斗实干创造了又一个发展的“黄金期”。
△泰州市“三比一提升”项目建设现场督查活动中,泰州市委书记朱立凡带队督查泰兴项目现场。
来看看泰兴的一串数据和成绩
2021年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0亿元;实现工业开票销售2039.7亿元,增幅21.6%;1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地泰兴;延长中燃、药明康德、金鹰健康产业基地等百亿级重特大项目相继落地;项目建设连续5年获泰州综合考核一等奖;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000亿元;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上升至第21位;……
泰兴的发展是高含金量的发展。
从泰兴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以及税收增幅与GDP增幅来看,泰兴的高质量发展每一步都是蹄疾步稳。
发展过程中,泰兴一方面坚持实体经济不动摇,一方面加快动能转换,绿色转型。
去年,泰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2.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7.2%;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
与此同时,城市品质、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等持续改善,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泰兴不断将共享发展理念变成惠民成果。
以创新转型 实现跨越赶超新目标
2022年是泰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履职的起始之年,也是泰兴聚力全域创新、全面转型,全力打造标杆城市的破题之年。
如何答好高质量发展“时代之问”,走好现代化建设“赶考之路”?
泰兴提出以“六个标杆”支撑跨越赶超的新目标,确保泰兴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领跑在前。
“六个标杆”是:
奋力打造产业转型标杆,推动经济发展更高质量。
奋力打造城乡融合标杆,推动城市能级更快提升。
奋力打造绿色发展标杆,推动生态环境更加优良。
奋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推动民生事业更优发展。
奋力打造社会文明标杆,推动城市气质更好彰显。
奋力打造市域治理标杆,推动治理体系更趋完善。
“凤凰路观察”特别注意到,在推进“标杆城市”建设的一系列举措中,泰兴更加注重项目的链式发展、特色集聚、绿色转型,也更加注重人才的支撑和双向开放。而这些新理念、新思路的形成,应该与张坤多年的招商、外办、开发区工作经历有关。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谋求新跨越。
泰兴要在区域一体和扩大开放的双重机遇中塑造优势;在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的双重挑战中拓展空间;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双重任务中挖掘潜力。
双向开放,连接世界。泰兴一直努力在全球经济的坐标系和国家战略的布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化工、医药、机械制造,以及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产品“优进优出”,外贸“朋友圈”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泰兴进出口总额58亿美元,领跑全市。
北沿江高铁、盐泰锡常宜高铁、常泰铁路等三条高铁加快建设,港口、岸线优势进一步凸显,助力泰兴的产业布局、交通版图、开放场景得到全面优化升级,加快融入上海、南京“一小时经济圈”,积极探索“全球化”与“本土化”紧密结合的国际化发展道路。
△北沿江高铁线路示意图
△盐泰锡常宜线路示意图
△建设中的常泰长江大桥
项目是转型的重要推力,是发展的硬支撑。
在能耗“双控”、环境容量、用地空间的多种因素冲击下,泰兴提出以项目大突破、突破大项目增强产业转型的爆发力。
更加侧重“链式发展、特色集聚”,精准延链补链强链,聚力打造一批“链主”“链核”“链源”企业。更加侧重“亩均产出、单位能耗”,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用最小的土地空间、最少的资源消耗、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最大的项目效益。
科创赋能、人才支撑是转型发展的驱动力。
城市发展靠什么?产业转型要什么?对于GDP过千亿,人口近百万的苏中发展“领头羊”,泰兴提出:兴城先兴人,建设一座“青年友好”型城市。
近年来,泰兴的万达、吾悦、鼓楼新天地陆续开业。“世界商业航母”——奥特莱斯正式登陆……这些都成为引领城市繁华“风向标”,成为“兴城兴人”的重要支撑。
崇文重教、开放包容,是泰兴与生俱来的城市基因。
大学毕业找工作,来泰兴包住宿;为青年大学生创业建立“无息借款+天使投资+贴息贷款+信用贷款”金融服务体系;实施产业人才培育倍增计划……顶级人才顶级支持,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落户创业的顶级人才,最高给予5000万元特别资助;凡入选省市“双创计划”优质项目,最高资助1000万元……
△恒诺凤栖高层次人才公寓项目
泰兴人才新政“双十条”,围绕“就业友好、创业友好、成长友好、生活友好、人文友好”五大工程,建设“年轻态”活力之城,不断提升青年人才在泰兴工作生活的体验感、认同感、幸福感,让青年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可以说,这是江苏为数不多并拿出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详细举措的县级市。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有了产业、环境基础,也有了对青年人才的需求和吸引力,必然能产生青年集聚的磁场效应,为泰兴奋进新征程,打造“标杆城市”注入强大动力。
争先领先率先优先
精神状态是关键
“一个地方的发展,说到底,比拼的是干部。”
奋斗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泰兴提出要进一步强化“争先、领先、率先、优先”意识,坚持不懈勇攀新高峰、开创新局面。
争先,强调的是精神状态,必须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进取姿态,全员争先、全速争先、全域争先。
领先,强调的是目标追求,必须拉高标杆,立足全省比位次,放眼全国树品牌。
率先,强调的是责任担当,必须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和勇气,推出实打实的改革举措。
优先,强调的是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全市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打造标杆城市,持续争先全省第一方阵。泰兴有为什么“好”、为什么“能”、为什么“行”的共识和底气。
泰兴“好”,好就好在纯朴的政治生态、科学的发展形态、优良的产业质态。
泰兴“能”,能就能在善讲普通话、会说世界语、能唱地方戏。
泰兴“行”,行就行在有创新能力、有开放张力、有区位潜力。
“干部要有专业化的素养、职业化的规范、事业化的追求。”张坤表示,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泰兴将狠抓队伍建设,推行干部政治体检、调研式考察、专项考察“1+1+N”考察机制,让干部干有压力、进有动力,全力锻造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唯实唯勤型”干部队伍。
新征程催人奋进,新使命呼唤担当。我们期待,以全域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全面转型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泰兴定能奋力书写好“标杆城市”的时代答卷,再创辉煌!
撰稿:吴超
编辑:石蓉、徐佑阳
部分图片来源:泰兴发布、智慧泰兴、泰兴旅游
责编:邵晓霞
审核: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