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泰长江大桥:首座“三位一体” 过江通道  创造六个“世界之最”

  • 21-12-25 17:05:52
  • 阅读量:0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近年来,落地泰州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创新采用了诸多世界上最“牛”的技术,彰显了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泰州广播电视台今起推出系列报道《世界上最“牛”的技术在这里》,从一个侧面展示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巨大成果。首先走进常泰长江大桥。



常泰长江大桥是长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一级公路“三位一体”的过江通道,在建设过程中有望创造六个“世界之最”的记录。



与以往大桥的主塔只有两条塔肢相比,常泰长江大桥在建设上首创“钢-混”混合结构空间钻石型桥塔技术。这个由四条塔肢构成、形状类似于钻石的五号墩,就是连接大桥两个主跨的主塔柱之一。主塔分上、中、下三个区段,其中,上塔柱采用“钢-核心混凝土”组合结构,中、下塔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说,由于常泰大桥是公铁两用桥,桥墩受到的承载力很大,如果按照传统两条塔肢等工艺设计,主塔塔肢可能会出现混凝土开裂等情况。


中交二航局常泰长江大桥项目部五号主塔施工负责人汤叶帅介绍:“通过空间钻石型塔肢, 把一个塔肢分成四个,控制住了截面。目前施工的常泰大桥五号墩塔肢从开始到现在没有发现一条裂缝,可以这么讲,在目前所有混凝土桥梁当中,做到混凝土没有裂缝的几乎是没有的。”



大桥五号墩、六号墩预计将于2022年底主塔封顶。主塔封顶后将进行主跨桥面的施工。大桥主航道桥面主跨1176米,建成后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斜拉桥。


常泰长江大桥起自泰兴市六圩港大道,止于常州市新北区港区大道,全长约37公里,于2019年1月9日开工,工期预计为5年半。常泰长江大桥项目在桥梁建设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建成后将创造六项世界纪录: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最长连续长度桁梁、最大规模碳纤维复合材料索、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拱桥、最大规模核载非对称布置桥梁、最高强度桥用平行钢丝斜拉索。为此,大桥在建设过程中首次运用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首创温度自适应塔梁纵向约束体系、首创台阶型减冲刷减自重沉井基础、首创“钢-混”混合结构空间钻石型桥塔、首次“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等等。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常泰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党总支副书记庞道宁:“大桥工程在技术创新方面对国内同类桥梁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大桥建成后对于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策应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于跨江城市群战略发展、促进扬子江城市群协调发展、城化发展一体化发展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全媒体记者:马晓斌 罗茂诚

通讯员:刘洋森

编辑:陈丹丹

责编:邵晓霞

审核:戴浪青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