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相关部门多举措 为市民拧紧燃气“安全阀”

  • 21-11-01 10:16:21
  • 阅读量:0

进入秋冬季节,燃气用量不断攀升,安全风险随之增加。记者了解到,为加强燃气行业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市相关部门和燃气企业多举措强化燃气安全风险源头管控,为市民拧紧燃气“安全阀”。


地下燃气管线全面“体检”

在我们身边,分布着密集的燃气管网。这些管线大多埋于地下,看不见、摸不着。这些地下管道运行状况如何?今年7月,市市场监管部门和住建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公用燃气压力管道法定检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管道燃气企业对各自燃气管网开展全面排查评估,建立问题清单。


江苏省特检院泰州分院管道室主任邵虎跃说,全市天然气管道总长度达8173.04公里,其中公用燃气压力管道3493公里。“体检”项目包括管道走向、埋深、管线与建筑物以及街树的距离,阀门井是否安全运行,相关标示标识是否破损等。管线纵横交错、结构复杂,检验人员除了采用常规手段对地下管道进行检验,对部分年代久远管道的还要开挖检查,对管道本体与保护状况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


截至目前,我市已排查公用燃气压力管道2888公里,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均已要求燃气企业及时整改,有力保障了燃气管网安全稳定运行。


推广安装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

走进老街一家酒店后厨,进门墙壁上安装了一个闪烁着绿灯的白色小箱子。头顶高处,安装了多个“摄像头”。


泰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客服部经理李建峰介绍,白色小箱子是燃气泄漏报警箱,“摄像头”其实是探测器,它们与店外主管道上的切断阀组成了一套燃气泄漏报警切断系统。每只探测器的探测范围为5米至7.5米,一旦出现燃气泄漏,报警器会发出警报声;与此同时,紧急切断阀联动装置启动,自动切断所有气源。目前,城区大商户和企业食堂已经将报警系统与公司大数据平台联网,一旦发生燃气泄漏,报警信号、泄漏浓度等信息将实时传回大数据平台。今后,中小商户也将陆续接入,以便燃气抢险队伍及时进行应急处置。


据了解,通过商务部门和住建部门广泛宣传督办,目前全市餐饮场所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安装率已达99.2%,基本实现应装尽装。


除了餐饮场所,住建部门还在居民小区推广安装家用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在泰兴市,已有8万多户家庭使用上该装置。


“瓶改管”让用气更安全

“自从改了管道天然气,心里也踏实了,成本也降低了。”昨天,位于海陵区九龙镇九龙路上的丽莉美食老板殷先生道出“瓶改管”改造后的真实感受。


所谓“瓶改管”就是将瓶装液化石油气转换管道天然气。殷先生说,以前,液化气钢瓶放在灶台旁,加上备用气瓶,厨房里很拥挤。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安全,他花3万元通了管道气。管道气24小时不间断供应。每月用气成本降低了近20%,感觉这笔钱花得值。


“小餐饮、小食摊分布在大街小巷,是人员密集场所。对比使用瓶装液化气,在餐饮场所推广使用管道天然气是降低餐饮燃气安全风险隐患的有效手段。”泰州市市政园林事业中心燃气事业科朱海说,为提升餐饮场所本质安全水平,今年7月份,市城镇燃气和城市地下管网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市商贸和加油站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联合下发《加快推进全市餐饮场所“瓶改管”“瓶改气”的意见》,要求排查梳理辖区内使用液化气钢瓶的餐饮场所和实际经营情况,加快推动城区管道天然气覆盖范围内的餐饮场所“瓶改管”工作,对不具备安装管道燃气条件的场所可采取“瓶改电”。


检验人员对埋地管道进行开挖检查。


来源:泰州新闻网

编辑:余盈

责编:邵晓霞

审核:季阳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