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力做好‘产、水、文、人’四篇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召开
11月10日,“全力做好‘产、水、文、人’四篇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召开,本场主题聚焦“建设幸福水城”,介绍泰州在水环境治理、城市绿道建设、水利保障、区域治水实践等方面的具体举措、阶段性成效及未来规划并回答媒体提问。
发布会现场,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围绕“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发布重点流域生态修复、水质提升的进展情况,并就如何做好泰州“水”文章,建设幸福水城,回答了记者提问。

泰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荣伟伟说:“全市39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连续三年保持100%,长江干流连续七年达到Ⅱ类,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长江泰州段水生态考核省级评估达到优秀等次,我市长江段鱼类总数由55种增加到63种。‘十四五’以来,我们累计争取到中央和省水污染防治资金2.81亿元,有力支持了227个重点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全市湿地保护率达49.8%,位列全省第四。建成17个生态安全缓冲区,栽植各类水生植物面积超20公顷,每年削减污染物190吨以上。”
中国证券报记者吴文峰问:“接下来泰州准备用怎样的智慧,来做好泰州的水文章建设?”
泰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荣伟伟说:“高起点高标准谋划编制《泰州市“十五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切实提升我市流域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确保优良水体比例位居全省前列。坚持‘污染防治攻坚’与‘生态系统优化’并重,坚持‘治广大’与‘护小微’并重,聚焦补齐水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优良水体比例,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努力建设好幸福水城。”
现场,市住建局就如何统筹推进三河绿道服务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质及深化“园文旅”融合,回答了中国网记者提问。
泰州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园林局副局长仲亚荣说:“三河绿道的建设在线性空间内有机融入休闲憩息、运动健身、儿童游乐等多元场景,精心打造‘草坪、林下、桥下、滨水、庭院’五大活力空间共享体系,通过场景化、体验化的方式,让文化在三河绿道上‘活’起来,实现‘园为载体、文为内核、旅聚人气’的深度融合。”
市水利局就“水资源统筹利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防汛抗旱保障情况回答了新华日报记者提问。
泰州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剑说:“我们聚焦防汛抗旱,以健全的制度体系保障河湖安澜,全省首创‘长江防洪抢险1小时应急响应圈’建设。建设农村生态河道2057公里,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提升至62%以上,聚焦集约安全,以创新的路径举措提升资源保障,‘十四五’期间,全市总用水量稳定在50亿立方米左右,万元GDP用水量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均超20%;成功创成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级节水达标县实现全覆盖;探索建立通南地区水资源联合调度、统一配置体系,实现255座水利工程引水、活水、保水一体化调度配置。全市累计建成幸福河湖2894条,完成长江干流岸线项目清理整治63个,腾退岸线10.5千米。实施陈堡草荡、龙溪港等退圩还湖工程,恢复自由水面15.5平方千米。”
兴化市、姜堰区也分别就本市(区)建设幸福水城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兴化市副市长杨蓓说:“全市共建成农业联圩335个,圩堤总长3345公里,圩口闸3911座、排涝站1126座,城市防洪保护范围近110平方公里。建成省市县三级幸福河湖725条,淡水产品总产量32.86万吨,连续35年位居全省内陆渔业县级之首,兴化大闸蟹区域公共品牌价值高达313.36亿元,居全国首位,推进农文旅融合,打响‘水润兴化、如诗如画’生态旅游品牌。”
姜堰区委常委、副区长滕智东说:“我区聚焦‘幸福水城’建设,从‘服务发展、景观打造、生态提升、效益转化’四大维度发力,水韵姜堰的城市魅力得到不断彰显。今年4月份我们完成苏中首例、全国平原水网首单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成功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让全市幸福水城建设及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姜堰力量。”
记者:吴晓燕 金小鹏 刘鹏飞 陈思淼(实习)
编辑:周慧敏
责编:陈丹丹
审核:戈俊巍
- 时政|泰州市做好“苏超夺冠”后半篇文章工作部署会召开2025-11-11
- 燃情苏超|泰州苏超夺冠点燃消费热潮 文旅餐饮双爆发2025-11-11
- 关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专场新闻发布会 泰州介绍文化赋能乡村振2025-11-11
- 预告|12345·政风热线:本周三,三大通信运营商将……2025-11-11
- 辟谣|泰州除了苏M,还要有苏Z?2025-11-11
- 喜报|国家体育总局表彰!2025-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