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三农|科技赋能水稻生产 泰州大地奏响“丰收曲”

来源: 编辑:陈欢 2025-10-26 19:46:54 查看数:0

连日来,泰州各地农户正在抢抓有利时机,收割成熟水稻。今年,农业生产领域在科技的加持下,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景。

金秋时节,“鱼米之乡”兴化迎来水稻收获季。在千垛镇亚彬粮食种植家庭农场,4台联合收割机往来穿梭,一刻钟就能完成一亩水稻的收割、脱粒,同时进行秸秆粉碎还田。这家农场种植的是“南粳9108”,虽然夏季遭遇阶段性干旱,但是依托肥沃的土壤和科学管理,仍然实现了稳定生产。

今年,兴化市共种植水稻124.52万亩,目前已陆续成熟收割。据介绍,由于采用机械化作业,每台收割机日均可收割水稻30多亩,真正实现了“省工、省心、省力”。

今年靖江市水稻收割全程机械化水平达95%,确保颗粒归仓。其中一大亮点就是采用了无人驾驶收割机。在孤山镇绿色优质水稻示范基地,无人驾驶收割机正在沿着预设路线,自主、精准进行切割、脱粒,将一粒粒金黄的稻谷尽收“囊中”。

据了解,无人驾驶收割机每小时可作业8亩地,行走路线误差不超过2.5厘米,同时支持远程调试、自动卸粮等功能。在姜堰区三水街道,农业专家对兆龙种植家庭农场800亩“南粳9108”的测产结果显示,水稻亩产超过700公斤。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离不开优良品种的支撑,更藏着科技赋能的密码。农业专家现场调研分析认为,该农场水稻种植管理规范有序,选用的优质稻品种长势均衡健壮,尤为关键的是采用了“壮秧+早发+中控+后攻”种植技术,实现了水稻多穗与大穗兼顾、穗型均匀稳定、抗倒伏能力强、产量潜力充分释放的效果,推动了农业生产从“靠天吃饭”向“科技兴农”的转变。

泰州台综合报道

编辑:陈欢

责编:悦鸣

审核:戈俊巍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