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聚焦|产业强市擎旗奋进 泰州制造破浪前行

来源: 编辑:周慧敏 2025-10-17 19:05:15 查看数:0

时光为卷,奋斗作笔。即将过去的五年,是泰州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十四五”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突出高质量发展鲜明导向,全力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水天堂”“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强富美高”新泰州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泰州广播电视台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回眸“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深入产业发展一线、科技创新前沿、城乡融合现场等,全面记录这份精彩的“时代答卷”,解读高质量发展的“泰州密码”。首先请看第一篇:《产业强市擎旗奋进 泰州制造破浪前行》。

在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码头上,记者看到,有4艘船正在同时进行舾装作业,一派繁忙景象。近年来,三福船舶采取错位竞争方式,瞄准10万吨级以下船型,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双燃料集装箱船、多用途重吊船等新船型,其中11000载重吨超灵便多用途重吊船以灵活甲板布局、高能效环保设计等优势,受到不少欧洲船东青睐,并入选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名单。今年前三季度,企业已完成船舶交付28艘,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目前在手订单饱满,生产计划已排至2028年。

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景雷说:“‘十四五’以来是三福船舶生产管理提升最快的5年,像5年前我们还不具备建造高附加值船舶、绿色能源船舶的核心技术能力。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建造LNG双燃料船舶和甲醇双燃料船舶。去年我们交付的船舶里面有一半都是新能源船舶。我们通过造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工效提升了一倍。原来一艘船的合拢周期在三个月左右,现在已经缩短到两个月以内。”

世界造船看中国,中国造船看泰州。“十四五”以来,泰州抢抓新一轮船舶产业迭代升级的有利时机,加快提升高端船舶研发能力、产业配套能力、智能化绿色化建造水平,建设世界一流的船舶制造基地,向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船都”快步迈进。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接订单量三大指标占比稳定在全省的1/2、全国的1/5、全球的1/10。

不仅是船舶产业集群培育成效突出,泰州的生物医药、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名片也是愈发耀眼。近年来,泰州聚焦“大海新晨”四大产业标志,做大做强以生物医药、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等为代表的8个创新型产业集群,重点提升13条产业链,培育若干个未来产业领域,构建“8+13+X”链群体系,打造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十四五”以来,泰连锡生物医药、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两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兴化市海洋装备用特种合金材料及制品产业、泰兴市低碳烯烃延伸功能性材料产业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海陵区晶硅光伏等8个产业入围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泰州市工信局主导产业推进处处长卢源说:“下一步,我们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扎实推进强链补链延链,进一步夯实优势产业‘基本盘’。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塑强泰州制造‘新势力’。同时,紧扣‘优势产业未来化,未来技术产业化’,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适度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潜力股’。”

工信部日前公示的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中,泰州市有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入选。

走进太平洋精锻的“AI+数智融合新能源汽车精锻锥齿轮智能工厂”,记者了解到,这个基于AI技术打造的“黑灯工厂”,以数据贯通为纽带,形成“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实现跨部门、跨业务甚至跨企业高效协作。研发设计上,通过系统集成、知识沉淀和仿真驱动,让研发从经验驱动变成数据驱动,产品研制周期缩短 21.5%;生产作业上,通过对工艺、设备、质量等关键数据实时感知,设备综合效率提升 12.3%。生产管理上,打通了人、机、料、能等全要素数据,实现排产动态化、仓储智能化、能源高效化、安全自主化,库存周转率提高51.3%,碳排放下降26.6%。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部长王长华说:“‘十四五’是我们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数字化水平提升最快的五年,通过推进‘智改数转’工作,并结合AI技术的应用,我们提升了在产品研发、物料采购、生产制造、设备运维、销售服务等业务领域的数字化运营水平,始终在行业发展的最前端领跑。我们还通过推广、复制精锻科技的先进制造模式,为280多家上下游企业,提供基于供应链管理平台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整个供应链智能化升级,引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以来,泰州市始终把“智改数转网联”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积极营造自主评价、自愿转型、主动实施的数字化转型良好氛围,成功获评国家“双千兆”城市,打造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5个,创成省先进级智能工厂191家,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成效位居全省前列。

泰州市工信局信息化发展处副处长周晓蕾说:“下一步,我们将突出人工智能赋能应用,以智能工厂建设为抓手,完善要素支撑体系,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升级版,为泰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数智力量。”

“十四五”期间,泰州工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底色更足,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绿色制造体系。截至2024年,泰州累计创成国家级绿色园区4个、绿色工厂30家、绿色供应链企业4家,省级绿色园区10个、绿色工厂148家,绿色工厂创建数居全省第四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化石能源消耗下降11.6%,降幅居全省第五位。


记者:梁军 徐晨曈

通讯员:朱剑锋

编辑:周慧敏

责编:陈丹丹

审核:戈俊巍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