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振兴|泰兴:“十里江畔 兴福圩乡” 沿江片区雏形初现

来源: 编辑:曹佳蓉 2025-09-06 18:40:04 查看数:0

近年来,泰兴市聚焦乡村振兴核心任务,以长江为依托,培育沿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既突出滨江生态特质,勾勒长江生态风景;又紧扣圩田特色,营建彰显圩田农业遗产风采,全域擘画“兴福圩乡”崭新图景。

上午,在泰兴市滨江镇三联村,工人们正在实施道路黑色化提升改造工程。在实施和美乡村片区建设过程中,三联村上争项目投入200多万元,围绕积分制治理文化、人大代表“联心”文化,重点打造“积分制”文化推广基地,以环境整治提升促进文明乡风培育,进一步推广“佤家文明存折”积分管理4.0版,用“小积分”撬动乡村“大治理”。

泰兴市滨江镇三联村党总支书记褚新成介绍:“我们依托自身的‘佤家文明存折’积分制管理工作来进行宣传,让群众积极参与,从‘要我做到我要做’,重点涉及到村庄庄台、生态河道、景观节点的打造。”

滨江镇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梯次推进片区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配套共建共享、特色产业协同发展,打通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转化通道。今年,滨江镇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质效同抓、建管并重。截至目前,计划实施13个重点项目开工率100%,完成率超过85%。

泰兴市滨江镇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蒋井说:“污水治理项目、农村道路提升、丁广田旧居及片区北路口建设项目,已全部建设完工。11条河道整治结束,剩余6条河道及两个庄台环境整治提升项目正在施工中,预计9月份全部完工。”

从“面子”到“里子”,从“颜值”到“实力”,和美乡村片区建设的本质是让农民更幸福、农村更富裕。靠近长江的虹桥镇广福村,是江沙蟹养殖户的集聚区,眼下,江沙蟹养殖基地附近的道路与特色休憩驿站已提档升级完成,合作社正在加快提升蟹塘内部环境,计划开启江沙蟹秋捕文旅活动,并进一步推广“稻蟹共生”生态养殖技术。随着和美乡村片区建设到位,村里的20多家家庭农场抱团发展,依托市江沙蟹有限公司,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发展养蟹面积2000多亩。因近江优势,销售价比市场价每斤平均高15元,亩均增收4000多元。

泰兴市广福稻田养蟹农民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林军说:“道路提升之后,路宽由原来的2米拓宽为4米,便于我们江沙蟹的出货和接下来冷链设备的进场,出货效率比之前提升了20%。河道清淤后,水质也得到改善,蟹用水更加方便,完全是用江水养殖,养出了一池好蟹,提升了合作社的江沙蟹品质。”

虹桥镇围绕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打造江畔渔村、稻蟹共生、稻香邻里等主题驿站6个,基本完成公殿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刘绍安诚信文化教育基地改造,并利用常泰大桥北接线打造片区南入口节点,实现与湿地公园、露营基地、康氧基地等12个生态景观串点成线,打造出“江畔美路”和美乡村精品旅游路线。

泰兴市虹桥镇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勇志说:“该工程涉及13个村,40个庄台,5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079万。目前,整个工程已经竣工,镇村正在组织验收。”

2024年以来,泰兴市深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把片区化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打破行政区划界线,统筹整合资源要素,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由“单打独斗”向“片区协同”升级,先后整合中央财政资金25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1亿元,配套本级资金31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6000万元,明确重点项目100个,共同挖掘片区存量空间及资金资源,实现和美乡村连片组团发展、同频共振致富。至目前,100个重点项目已开工99个,其中建成74个、在建25个,片区建设总体进度超80%。


记者:何竹寒 周桂东 顾云 刁丽丽 孙刚(泰兴台)

编辑:曹佳蓉

责编:周静

审核:戈俊巍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