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时评|问泰州,凭什么通过这次“大考”?

来源: 编辑:汤晨洁 2025-08-23 17:11:59 查看数:0

文明城市“四连冠”,“全域文明”梦成真。

泰州凭什么?靠什么?留下了什么?又向着何处去?

我们以五问泰州,解析荣耀背后的实干密码;用五篇评论,呈现文明背后的温度、高度与力度。

从今日起,将推出“文明泰州·四连冠启示录”系列评论,从“问、品、夸、看、到”五个维度,读懂一座城的坚持与超越。

问泰州,凭什么通过这次“大考”?

5月23日,北京传来重磅消息——泰州连续四届捧回“全国文明城市”称号,靖江、兴化、泰兴更是实现县级文明城市“大满贯”!江苏首个“全域全国文明城市群”由此诞生,480万泰州人迎来集体高光时刻。

文明创建,本质是城市治理能力的系统提升。泰州的创新,体现在精细治理的“小切口”和全民参与的“大合唱”。我们不禁要问:这座城,究竟靠什么通过这场严峻“大考”?

问出的是,一个擦亮颜值的“创”意

我们深化全面创建,刷新了幸福之城的文明高度。走进春兰路,“精·彩家园”工程让蔷薇与月季在街头绽放。100个节点、50个断面、8个片区的景观提升,将南官河、周山河、凤凰河连成诗意绿廊。市民王阿姨每天散步于此,欣喜地说:“水清岸绿,风景就在家门口。”

微信图片_20250822202533_369.jpg

老旧小区的蜕变更让人动容。莲花八区51号楼成功加装电梯,五楼的王先生感慨:“老人上下楼再也不犯难。”雨污分流、停车位重整、监控全覆盖……近19亿元投入、258个小区焕新,这些用心的改变,正是泰州把“民生痛点”作为“创建起点”的生动写照。

问出的是,一个涵养气质的“创”心

我们深化全民创建,凝聚了同心共创的磅礴力量。泰州的文明创建,早已超越“面子工程”,转向全要素滋养、全周期培育的文化深耕。

靖江选手张林海在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中获奖,连续七届的红色宣讲让“三个不相信”城市精神深植人心。

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在当代焕发新活力。泰兴分界镇村民张乔圣用“佤家文明存折”的积分换到电饭锅,笑得合不拢嘴:“既实用,又有面子!”“文明积分”已在泰州遍地开花。永安洲镇的袁金根凭积分兑换大米和洗衣粉,坦言:“比打麻将还‘上瘾’!”

图片

图片

问出的是,一个凝聚同心的“创”行

泰州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治理共同体。

快递网点变身“泰邮爱”志愿服务站,快递小哥成为公益使者;泰兴舞蹈协会志愿者走进养老院,带老人齐跳《百姓健康操》;姜堰设置“潮汐摊区”,平衡市容管理与生计需求;靖江朝阳社区发起“楼道众筹”,居民携手将杂物角落变成归家风景线。

干部的“硬核”担当,更为文明注入坚实力量。张陈社区联合爱心商家开展“夏日暖心义诊”,服务八个小区居民;中天社区党委书记王芳推动“共享家人”计划,以“初老服务老老”,构建互助养老新模式。

我们深化全域创建,营造了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每个人都是这座城市的“掌灯人”。微光成炬,焐热了街巷里弄。“我的城,我创!”——这发自内心的认同,汇聚成全省测评第一、全国第二的优异战绩。

靖江高扬“东线第一帆”,以“蝉联”为目标勇立潮头;泰兴聚焦“内外兼修”,打赢文明创建“黄桥决战”;兴化“垒土成垛、择高向上”,将地理“洼地”筑成文明“高地”——三地同频共振,共同谱写全域文明的协奏曲。

从“四连冠”到瞄准2027“全域蝉联”,泰州以匠心美化城市颜值、以文化涵养内在气质、以同心凝聚共建力量,让文明从“荣誉勋章”升华为百姓的“生活哲学”。

当江豚嬉戏、白鹳翩飞于碧水蓝天,当“到泰州,泰周到”成为营商与人文的双重名片,这座城正以文明之光照亮“强富美高”新征程——长江之畔,不仅有经济流量,更有人文留量;文明奖牌,真正化为了日常生活中的诗与远方。


评论员:丁佳明 曹诗哲

编辑:汤晨洁

责编:陈丹丹

审核:戈俊巍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