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关注|从产业高地到科创热土 泰州全力打造产业科创强市样板

来源: 编辑:汤晨洁 2025-08-17 19:14:52 查看数:0

泰州借助建设以“大海新晨”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夯实产业基础、强化科创动能、优化要素配置,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奋楫前行,掀起一轮又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以“泰有底气、泰有可为、泰有诚意”的城市信心与行动力,全力推进产业科创强市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持续的动力。

科技创新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泰州主动对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一流高校,以及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广泛开展战略合作。全市累计布局28个重大科创平台,设立30家区域离岸创新中心、111家企业离岸创新中心,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多主体协同的区域创新体系。

北大医学泰州创新中心位于医药高新区(高港区),2023年10月30日正式启用。2025年,中心着力打造SPF级实验动物平台,助力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疾病新药研发方面的药物靶点确认、药效学评价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目前,该平台已建设完成,进入收尾验收阶段。

北大医学泰州创新中心副主任、创新药物研发平台首席科学家杨宝学说:“动物平台是标准化的,我们也希望,未来能够对泰州的一些药企,或者是研究单位,能够为他们做一些疾病动物模型这方面的服务。也欢迎相关的单位,到这个平台来进行动物实验,或者是应用这些疾病动物模型进行机制研究,还有药物研发这方面的实验。”

“产业科创强市”,是泰州提升城市能级与发展韧性的关键支点。近年来,泰州持续加快科创动能的集聚与释放,其中中国医药城疫苗工程中心已成为全国领先的疫苗研发孵化基地之一。该中心整合高水平研发平台、中试车间和临床研究资源,孵化出包括中慧生物、泰诺康等在内的一批明星企业,推出了新型重组疫苗、创新佐剂体系等突破性产品,中心建立以来,已出孵企业53家,其中22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IPO上市企业,为全国乃至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提供坚实支撑。今年,疫苗工程中心预计出孵宝泽生物、千里医疗、有米生物三家企业。

江苏华泰疫苗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企业服务部部长许春蕾表示,下半年,中心将通过技术服务保障,协助在孵企业立维斯德生物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核泰生物的舒欣瑞纳注射液、瑞科生物的重组人乳头瘤病毒九价疫苗、中慧元通生物的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获得临床批件。未来,我们还将助力更多创新能力强、成长空间大的企业孵化成长,更好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凭借强大的科创活力,泰州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行榜,2024年首次跻身“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彰显出持续向好的创新生态和人才磁场。目前,全市拥有工业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4000家,是江苏乃至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以大健康产业为引领的地标型集群持续壮大,总体规模已超过3600亿元;造船产业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接订单量三项指标分别占据全省的二分之一、全国的五分之一、全球的十分之一,形成显著的比较优势。同时,新材料、新能源、新智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聚集,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崭露头角,合成生物、新型储能等代表“晨光力量”的未来产业也加速布局,构成了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泰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贺骏表示,市科技局以产业科创强市建设为主线,以“双18”条为支撑,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生态,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拓展“双链融合”产业发展路径,助力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强化“双金字塔”创新支撑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分层分类推进平台载体建设,加快重点产业链内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建强创新平台金字塔。优化“双向循环”要素配置格局。对内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和各类科技人才引培,对外全力融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支持离岸创新中心链接市外科创资源,探索跨区域协同创新路径。


通讯员:吴海棠

记者:金小鹏

编辑:汤晨洁

责编:余盈

审核:戈俊巍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