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聚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江清水向东流特别报道》引发各地热议

来源: 编辑:樊锦华 2025-08-15 19:06:56 查看数: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为全景展现长江生态蝶变与澎湃动能,15日上午,泰州广播电视台联合长江流域多个城市媒体推出了《一江清水向东流——“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行走长江大型融媒体特别报道》。报道在泰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以及新华社APP、看看新闻APP、交汇点APP、泰新闻视频号等近20家国家、省、市级媒体播出后,引发了热烈反响。

地处唐古拉山脉长江源核心地带的那曲市安多县玛曲乡,是“长江第一滴水”流出的地方。在那曲市塔恰拉姆社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化为可感可触的生动实践。居民索朗贡觉一家围坐在电视机前,专注收看《一江清水向东流》融媒体特别报道。当画面中出现格拉丹东雪山姜根迪如冰川上晶莹剔透的“长江第一滴水”时,他感慨万千。

西藏那曲市塔恰拉姆社区居民索朗贡觉说:“刚才看了直播,对长江源环保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由衷的敬佩,同时也看到了兄弟省市成功的绿色发展模式,作为公民,我觉得一定要践行“两山”理念,守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才能可持续的发展。”

湖北黄石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本次特别报道选取的长江中游典型城市。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指引下,黄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上午9点,在黄石的箭楼下社区,十多位居民聚集在社区大屏前观看“一江清水向东流”特别报道。对于黄石进退之间的生态蝶变,居民们深有感触。

湖北黄石市下陆区箭楼下社区居民程伏生说:“城市的工业来说,原先在市区,现在都搬到了山北那边去了,重工业、轻工业大部分都在山北,都搞得蛮好。沿江来说,沙站基本上没有了,煤站也没有了,所以长江大保护是有很好的见证。(现在)烟囱基本上没有黑烟,水里不像以前一样灰沉沉的,现在你看,天变蓝了,地变干净了。”

位于长江下游的泰州是“全国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试点城市。上午,泰州海事局组织干部职工集中收看了特别报道。近年来,泰州海事局率先探索船舶污染物“一零两全四免费”机制,发布全国首个废船到岸拆解指南,创新推行100%使用岸电“10+10+1”机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制度化运行生态环境损害劳务赔偿,持续推进危化品货主码头高质量选船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态答卷。

泰州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工作人员王亚说:“泰州海事局持续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江苏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要求,推动船舶污染防治‘船港城’一体化建设。创新试点水污染物在线监测,提升监管效能。同时整合辖区危化品码头防污染资源,提升整体防污染应急能力。我们将全力筑牢长江泰州段船舶污染防治生态屏障,让天更蓝、水更清。”

长江生态环境逐年向好,也让常年冲锋在一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充满了荣誉感。在收看了一个多小时的特别报道后,泰州市海陵生态环境局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他们的干劲更足了。

泰州市海陵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成浩说:“近年来,我们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推动区域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下一步,我们将以美丽河湖建设为抓手,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强化工业企业监管,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快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水环境治理体系,为美丽泰州建设提供坚实的水环境保障。”

从世界屋脊的涓涓细流,到不舍昼夜的奔流入海,长江流域城市牢记嘱托,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态理念,唱响了新时代的“长江之歌”,绘就了长江全流域绿色发展的壮美画卷。

泰州台综合报道

编辑:樊锦华

责编:陈丹丹

审核:戈俊巍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