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铭记|缅怀先烈 探访红色地标:中共兴化县委旧址

来源: 编辑:樊锦华 2025-07-29 20:07:05 查看数:0

水乡兴化,生态风光温婉秀丽,更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41年初,中共兴化县委在戴窑镇成立,这里从此成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红色堡垒。历经80多年岁月流转,这座承载着革命记忆的旧址焕发新生,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今天的《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探访红色地标》系列,带您走进中共兴化县委旧址,探访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感受红色基因的传承力量。

追寻红色足迹、奋斗时代征程。1941年1月7日,中共兴化县委在戴窑镇这块红色土地上孕育诞生,在这里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不惧生死的革命英雄。

叩开中共兴化县委旧址的木门,古朴的青砖小楼静静矗立,岁月的风尘未曾掩盖它的光芒,反而让它承载的红色记忆愈发熠熠生辉。

兴化市戴窑镇志愿讲解员史进说:“我们县委旧址一共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维修,一次是1991年,还有2017年党委政府把这里原有的几家单位全部迁出去,这里改成了党员生活馆,这里改成了陈列室。县委旧址修缮以后,每年接待游客都近3000人左右,他们在这里可以召开我们党员组织生活活动,重温入党誓词,还有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

时光回溯到1940年,黄桥战役胜利后,为把兴化建设成为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7日,时任苏北区党委副书记陈丕显来到戴窑,主持召开会议,宣布苏北区党委决定:撤消中共兴化县工委,成立中共兴化县委。位于戴窑镇中心巷33号的这座普通民居,因良好的隐蔽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被选为县委办公地点。从这一天起,中共兴化县委正式成立,李华楷任县委书记,李健任组织部长,张莫棠任宣传部长,朱光负责青年工作,孙顾任妇女部长。

由于革命形势复杂多变,中共兴化县委在戴窑成立后并未常驻此地,县委和县政府机关先后辗转于兴化境内多地,但这也为兴化人民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暗无天日、民不聊生的岁月里,中共兴化县委如同一盏明灯,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

史进说:“我手上拿的这块小小的方块,是我们‘农抗会’会员证,这个‘农抗会’全称是农民抗日救国会,主要是施行减租减息政策,组织农民进行抗日活动。在我们兴化县委成立了以后,我们成立了很多的抗日组织,有农抗会、僧抗会、妇抗会、儿童团等等一系列抗日组织。”

旧址陈列室内,戴窑镇中心校学生驻足凝视,聆听革命故事。他们表示,先辈的奋斗精神激励自己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

兴化市戴窑镇中心校学生冯文彬说:“我了解了很多兴化在抗战时期的历史,被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深深打动,我要以先辈为榜样,好好学习。”

如今,中共兴化县委旧址经过精心修缮和保护,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宣传阵地。旧址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生动再现了当年革命先辈的斗争场景。每逢节假日,这里都会迎来大批游客和参观者,有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机关单位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还有许多自发前来缅怀先烈的群众。讲解员的生动讲述,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兴化市戴窑镇镇长万昌彬说:“戴窑红色文化承载着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一直以来,我镇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深挖红色资源,大力修缮保护革命旧址,通过举办红色主题活动、开展故事宣讲等形式,让红色文化不断深入人心,以此激励广大干部群众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记者:范达 郎玉朝(兴化台 )

编辑:樊锦华

责编:陈丹丹

审核:戈俊巍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