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姜堰|罗塘街道(高新区)奋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走在前”

来源: 编辑:陆楚媛 2024-09-20 15:03:05 查看数:0

9月20日上午,姜堰区召开“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 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发布会——罗塘街道(高新区)专场。

近年来,姜堰区罗塘街道(高新区)锁定“创新转型争创省级高新区、精细管理打造品质新罗塘”两大重点,实施“平台升格、项目攻坚、转型升级”三大重点工程,致力内涵积淀、存量提升、增量突破,区域竞争力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先后获得省双创示范基地、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单位、省留创园等荣誉称号。

精益求精提升产业“优格局”。姜堰区罗塘街道(高新区)现有工业企业600多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96家、亿元以上企业19家。近年来,围绕全区“1+4”产业体系,园区做大做强以“精密制造”为主导、以“新一代电子信息”和“大健康”为支撑的“1+2”产业集群体系,持续深化强链、延链、补链,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致力培育一批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链主型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产品有优势、科研能力突出的特色企业,力争今年新增规上企业10家、培育亿元企业5家。

争分夺秒抢抓项目“赋新能”。近三年,姜堰区罗塘街道(高新区)累计完成“三比一提升”新开工项目21个,投资总额172.2亿元;新竣工项目17个,实际完成投资151.75亿元,单体总投资最高超过40亿元,今年上半年荣获泰州市“四敢”争先、项目攻坚“流动红旗”。紧扣大健康、精密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先后招引阿格亚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领微医疗等5个项目落户;与姜堰高新区(上海临港)离岸创新中心、南师大苏州科技园等载体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吸引上海、苏南地区科技孵化项目入驻园区。总投资20亿元的中南高科泰州医疗健康科创谷项目实现姜堰区首例“五证齐发”,为项目建设节约2个月时间,真正实现“拿地即开工”。普络斯汽车车灯总成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时11天。力源重工等项目服务团队获得姜堰区骏马奖。

奋勇争先激活创新“增动力”。姜堰区罗塘街道(高新区)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智改数转加速产业提质、降本、增效,现有高新技术企业6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6家。强化与省市产业研究院、南师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合作,同时已建成上海大学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李德仁院士工作站、科技孵化中心等平台载体,成立“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医疗器械)”等3个产业联盟;近三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3家、瞪羚企业3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家。引导企业加速智改数转,今年以来,实施技改项目14个,兴科迪、馨德高分子、华脉光电、衡川科技等4家企业通过省智能示范应用车间,华芯半导体VCSEL芯片技术打破西方垄断、铺设最快算力“高速公路”。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促发展”。今年以来,姜堰区罗塘街道(高新区)认真贯彻实施《姜堰区优化营商环境20条3.0版》,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涉企服务做到生产经营状况第一时间掌握、政策文件精神第一时间传达、诉求困难问题第一时间响应,实现服务企业全流程、全方位、全覆盖。

姜堰区罗塘街道(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管委会)主任丁小虎说:“罗塘街道(高新区)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阵地,将紧扣‘省级高新区创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力争在经济规模总量、产业结构层次、科技创新实力、对外开放水平四个方面实现新攀升,不断谱写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陈小康

通讯员:乔梁 林露 杨旭

编辑:陆楚媛

责编:宋涔玮

审核:戚翔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