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杨国来:十六年磨一剑 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6月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院长杨国来所在团队完成的永磁电涡流阻尼减振缓冲耗能新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杨国来作为项目的第三完成人,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成为泰州市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专家。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院长杨国来说:“我们很自豪,因为我们的产品领跑世界。但是后面路还是很长,还有好多瓶颈技术、工程技术需要我们去突破。获奖只是一个开始,也是对我们成果的认可,我们后面还要继续去努力,让我们这个技术能够得到更多地应用和推广。”
杨国来所在团队发明的永磁电涡流阻尼减振缓冲耗能新技术与液压油阻尼原理完全不同,可保障大型工程结构和重型装备运行的共性关键技术,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服役寿命长等优点。这项技术成果已先后获得50多项国内外专利,形成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磁阻尼新技术系列减振产品,不仅在我国一批重大桥梁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而且推广应用到土木、电力、工程机械、国防军工等多个行业,应用单位遍及全国26个省(区、市)及摩洛哥、马来西亚等国,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杨国来说:“现有的油阻尼它有两个瓶颈,一个是有摩擦漏油,第二个是有密封,需要密封,有稳定性、可靠性差的问题。我们所谓的颠覆的原理,就是完全不用油这种介质,我们用的是叫永磁电涡流这种技术,没有摩擦、不需要密封,它的优势是免维护。”
从事研发工作10多年来,杨国来并非一帆风顺,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在他看来,科研道路上,唯有保持信心,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走好每一步,方能有所突破。
杨国来说:“前前后后真正做到这种推广应用,我们花了16年的时间,如果要在大面积的或者是在国防上面再用的话,那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在南京理工大学,杨国来带领的科研团队有研究生、博士生等60多人,担任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院长后,他计划联合学校智能制造学院、计算机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组建新的科研团队,将科学家精神和科研成果引入学校实践,并继续在科研探索道路上勤耕不缀。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24届毕业生高骏劼说:“我今年也是考取了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我所录取的专业也是杨院长所研究的领域,希望在未来有机会也可以加入杨院长的团队,为祖国的国防力量添一份力。”
在教学上,杨国来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核心”的理念,把“以学生为中心”摆在首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教”和“学”的双向奔赴、教学相长。提出“以老师为核心”,切实做到“依靠教师、尊重教师、信任教师”,促进教师成为“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温宏愿说:“他常常告诫我们教师,科研工作来不得一丝马虎,务必要‘严谨、严肃、严格’,在与他的日常接触的过程中,我也深有体会。此次杨院长的获奖,我们广大一线教师都深受鼓舞和激励。”
杨国来说:“大学生是年轻人,未来是属于他们的。首先,他们要多读书,尤其是多读一些跟我们的历史有关的一些书。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对他的人生的规划,可能有更多的支撑。其次是要踏实实。从做科研、做学术的角度,十年磨一剑,没有长期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精神支撑是做不下去的,所以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
记者:朱浩民 韩笑 孙渝
编辑:钱宇璇
责编:岑丹
审核:戚翔 闻栋
- 注意|重要提醒:不收费!2024-12-15
- 反诈|事发姜堰,25.5万差点打了水漂…2024-12-15
- 公告|刚刚,高港区公告!凤凰、白马、野徐……2024-12-15
- 慈善|逆境中的坚守与求助2024-12-15
- 关注|12306上线新功能!事关春运!2024-12-15
- 悦读|茅盾:卖豆腐的哨子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