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学练结合,提高全民防灾避险能力!
今天是我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在姜堰,当地开展应急演练、知识培训等活动,不断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防灾减灾能力和意识,应从孩子们抓起。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在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罗塘校区开展了地震疏散演练活动。
上午9点20分,随着地震警报声响起,一年级二班的同学们按照老师的口令立即头顶书包,蜷缩在课桌下。当地震警报声第二次响起时,大家有序、快速地转移至楼道,并在民警和老师的引导下陆续撤离。同样,身处高楼层的同学们也沉着应对,迅速下楼避险。不到5分钟,全校2530名师生全部安全疏散到操场上。“遇到灾难,我们要沉着冷静,尽可能保护好自己。”学生姜沛妤说道。
目前,姜堰区105所中小学、幼儿园均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同时,还利用主题班会、海报展览等方式,将防灾减灾知识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村里的微型消防站是应对火灾等突发情况的重要阵地,站内的安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在姜堰区白米镇,当地组织17个村的安全员们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发生火灾时,全套灭火救援服怎样快速穿戴?干粉灭火器的应用场景是什么,使用时还有哪些要点?手抬机动消防泵的日常维护需要注意什么?消防员边演示,边讲解,让相关知识牢记在心,落实于行。
白米村安全员王进说:“这样的培训,增强了我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身边的突发问题。”
除了常规的应急演练和安全培训,近几年,科技也在为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赋能。“九小场所”是安全问题易发、监管难度较大的领域。今年以来,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将辖区内4500多家“九小场所”的相关信息录入到安全风险防控联动指挥平台。针对火灾多发这一突出问题,公安机关给“九小场所”配备了一款特殊的报警装置。泰州公安姜堰分局民警缪春华介绍,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平台端就会有所提示。民警、网格员和业主也都会收到短信提醒,大家一起赶往现场处置。
另外,在“九小场所”的显著位置都贴有专属的二维码。手机扫描后,除了商家的基本信息,还有安全科普视频、隐患排查及整改记录,它们会同步到安全风险防控联动指挥平台,职能部门可实时抓取、监管。自这项技术应用以来,姜堰区火灾警情数同比下降7.33%,未发生有影响的消防安全事故。
记者:聂庆桢 黄俊
编辑:曹佳蓉
责编:周静
审核:戚翔 闻栋
- 现场|王振义院士原型话剧《清贫的牡丹》返乡演出活动启动2024-12-15
- 民生|以文明高度为笔绘就“强富美高”泰州画卷2024-12-15
- 聚焦|第十二届里下河文学研讨会在泰州开幕2024-12-15
- 惠民|海陵打造“小蜜蜂”驿站 “典”亮新业态2024-12-15
- 关注|孙蒙:立体精准监管 持续推进泰州港航绿色低碳转型2024-12-15
- 交通|泰州人去南京注意!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