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调研|泰兴:智慧田管赋能夏粮丰收

来源: 编辑:赵采薇 2024-04-03 19:30:41 查看数:0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在泰兴市,从建立线上线下即时问答的农技课堂,到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施智慧田管,适用于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应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粮食丰产丰收注入新动能。

上午,位于泰兴市新街镇谢荡村的江苏农垦集团弶港农场,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小麦长势。发现部分小麦叶片出现枯黄问题后,他随即通过视频联系泰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进行远程“问诊”。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大面积提单产”生产导向,这就需要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泰兴市今年小麦种植面积超过60万亩,大面积种植基地位于东部偏远乡镇。为保障高效春管,该市组织农技人员进行线上指导,以往一个农技员每天最多跑两个点位,现在每天可远程指导15个以上种植主体,农技指导覆盖率提升到83%以上。

泰兴市新街镇谢荡村党总支副书记马乔林说:“我们现在有泰州、泰兴两级的农业专家共6人,组成了线上资源库,邀请他们为我们进行视频远程指导。接下来,我们的业主会按照农业专家的科学指导,进行我们的春耕春管工作。”

物联网引领,智能农机+大数据采集,让田间管理更加精准高效。在泰兴市张桥镇褚陈村高标准测试方田块,种植大户吕领恩收到田间智慧虫情及气象设备发出的信息后,随即使用高效无人机对田块开展水肥作业。该设备具备自动采集、分析、上报墒情苗情功能,相当于为田间地头装上了“智慧大脑”,让数据为传统种植赋能。目前,泰兴市共有10台农作物害虫智能性诱监测设备、2台自动虫情监测设备、2台智能虫情测报灯。

泰兴市张桥镇褚陈村种植大户吕领恩说:“以前我们都是靠自己的经验,现在有了这个设备,我们更方便了,基本上很准确了,长势很好的。现在虫害基本上都第一遍已经治好了,现在等着第二遍了。”

从“靠天吃饭”到“精准农业”,泰兴市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应用,试点建设数字化、生态化、优质化耕地综合项目区1万亩,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覆盖率达100%,创成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4个。同时,持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将示范田的产量经验转化为大田实际生产能力,为全年粮食生产夯实基础。


记者:何竹寒 栾书荣 薛鹏飞 黄映春(泰兴台)

编辑:赵采薇

责编:杨帆

审核:戚翔 闻栋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