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工业向“新”!打造长三角重要的精密制造产业基地
做大总量、优化结构、赋能创新……工业经济如何稳步向前?3月31日上午,姜堰区召开2024年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
精密制造是姜堰区工业经济鲜明的底色,汽车零部件及油气装备、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是其中的四大主导产业。从发展布局到创新能力,从数字融合到绿色转型,从梯队建设到治理水平。8个版块25个方面,刚刚出台的《姜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区行动计划(2024-2025年)》主要围绕企业的创新、技术和产业的革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谋划。例如:每年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100个;布局HJT、钙钛矿光伏、固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非硅基芯片、通用AI等未来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比2020年降低18%。
总的来说,预计到2025年,姜堰区制造业开票销售年均增长10%以上、总量突破1000亿元,累计培育精密制造骨干企业100家以上,新增上市企业1家以上,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其中,精密制造特色产业开票销售突破800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75%以上。2023年,当地完成工业开票销售887.4亿元。如果按照年均10%以上的增长率进行测算的话,2025年总量破千亿的目标能够实现。
目标必成,机制必优。不久前出台的《姜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区的政策意见》也通过30条实实在在的举措,支持企业在转型、融资、引才等方面的发展。例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质生产力技改项目,补助标准按8%进行,单个企业享受技术改造补助的年度最高限额为1000万元;建立紧需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对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可申请纳入区人才驿站事业编制管理,实行“双落户”制度,按照就高原则享受企业或事业单位人才政策。
在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工业经济的量与质应有怎样的大跃升?姜堰区也制定了时间表和任务单。到2030年,“工业强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精密制造产业集群,精密制造特色产业规模占全部工业比重90%以上,行业卡脖子技术、瞪羚型企业、小巨人企业不断涌现壮大。到2035年,新质生产力基本形成,实现新型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区行列,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2023年度姜堰区工业经济考核先进单位、十强工业企业、工业企业争先进位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先进单位及个人等在会上获得表彰。
记者:聂庆桢
编辑:陆楚媛
责编:悦鸣
审核:戚翔 闻栋
- 速看|这笔补助,再次提高!2024-12-16
- 提醒|江苏疾控刚刚发布…2024-12-16
- 直播回看|泰州金融监管分局 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杰走进12345政风2024-12-16
- 优秀|泰州唯一!来自姜堰中学!2024-12-16
- 现场|王振义院士原型话剧《清贫的牡丹》返乡演出活动启动2024-12-15
- 民生|以文明高度为笔绘就“强富美高”泰州画卷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