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寒|打好抗寒“组合拳” 保障作物正常生长
受寒潮影响,全市从2月19日夜里开始气温明显下降,并出现中到大雨天气。这给小麦、蔬菜等在田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这几天,泰州各地打出抗寒“组合拳”,保障各类农作物正常生长。
眼下,泰州市256万亩小麦全部进入返青期,正值春季田管关键阶段。在兴化市陈堡镇,寒潮引发的大雨造成土壤过湿,部分沟系不畅的田块因为积水产生渍害,导致返青麦苗根系受伤、叶片发黄。农技人员紧急上门为麦苗“把脉问诊”,指导农户及时疏通农田内外沟系,并对苗弱、苗瘦及冻害较重的小麦田块补施化肥,促进苗情转化。
据市气象部门预测,本轮寒潮天气将持续到2月底。眼下,市农业部门正组织农技专家,因地制宜制定防潮抗冻应急方案,科学指导基层农业生产防灾减灾,保障在田农作物生长不受影响,确保粮食安全。
兴化市陈堡镇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罗有菁表示:“我们将组织农技人员到村、到户指导,并且通过网络微信种植大户群进行发布信息,及时预警。对田间出现冻害情况下,我们将进行剥查、及时指导。”
泰州市农业农村局作栽站站长、二级推广研究员孙敬东说:“等到温度回升以后,在小麦拔节之前,要及时对草害比较重的地块进行化除。同时要注意抓好拔节孕穗肥的使用,为我们今年的粮食丰产打好基础。”
气温的突然变化,也对蔬菜生产带来了影响。在姜堰区娄庄镇新龙村果蔬合作社,村民们正忙着补苗。当地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也第一时间来到现场,指导村民科学管理,避免田间蔬菜蒙受损失。
姜堰区娄庄镇农业农村局助理农艺师郭仕婧说:“如果出现这种强降雨、强降雪天气的时候,需要及时地清沟降湿,减少土壤的渍害发生。在天气晴好时,要及时喷施叶面肥,这样才能提高农作物防寒抗冻的能力。”
新龙村的果蔬大棚约120亩,主要种植西瓜、玉米、蚕豆等七个品种。当下,它们中的大多数正处于育苗和幼苗阶段。为了平稳度过此轮降温降水天气,当地村民也提前做了准备。
姜堰区娄庄镇新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夏斌说:“我们在果蔬外面套了三层大棚,大棚里面加了两层小拱棚。在雨雪来临之前,我们也进行了清墒理沟。后期根据生长的需要,我们及时进行设施的调整。”
目前,泰州市设施蔬菜播种面积大约有75万亩。市农业农村部门表示,将加强与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的沟通会商,及时派出农技专家,现场指导落实防寒抗冻措施,防止出现产地滞销等情况。
记者:沈明杰 缪佳荣 聂庆帧
编辑:陆楚媛
责编:宋涔玮
审核:戚翔 闻栋
- 时政|姜冬冬万闻华率队观摩姜堰区项目建设情况 凝聚大抓项目抓2024-12-16
- 时政|泰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理事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2024-12-16
- 利民|全方位问“道”上海医疗 医联共建推动泰州医疗发展2024-12-16
- 创新|省内首个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规范实施2024-12-16
- 关注|泰州广播电视塔安全维修改造工程开工2024-12-16
- 榜样|全国道德模范!我市严慧当选……2024-12-16